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德国科普夫教授谈德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和“新共产国际”的情况(旧文)

火烧 2010-08-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德国共产主义组织发展及新共产国际成立背景,分析其思想路线与组织形式,指出其左倾倾向及宗派主义问题,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合的重要性。

德国科普夫教授谈德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和“新共产国际”的情况(旧文)
            朱章才
    1996 年3 月27 日,原民主德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编辑人员、现德国共产党图林根州基层组织负责人之一艾克· 科普夫教授在中共中央党校作了题为《 当前欧洲等地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状况》 的报告现将此报告中关于德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和“新共产国际”的内容介绍如下。
   一、德国的共产主义组织 
    1,(原民德地区的)德国共产党1989 年从原来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内分裂出一批成员,成立了(原民德地区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于是有几位老共产党员于1990 年考虑成立共产党。经过准备后在1993 年成立了以台尔受的女儿依尔玛· 台尔曼为首的原民主德国地区的共产党,称“德国共产党”。该党的宗旨是在德国实现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思想政治路线。该党的中央机关和中央机关刊物《 红旗》 编辑,总部设在柏林。现在只有300 名左右党员,在整个原民主德国地区都有自己的基层组织。该党现在处境很困难。根据德现行的《 政党法》 ,凡要得到当局承认的政党就必须登记,而成员不到400 名的政党没有登记资格。因此该党尚处在未被承认为“合法”政党的状态。德国共产党带有“左倾倾向及小团体主义思想”。它与原西德地区的“德国的共产党”不完全相同。
     2 、(原西德地区)德国的共产党该党属于西方传统的共产党类型。该党宣称坚持马列主义世界观和立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主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联合。该党的长远目标是在整个德国实现社会主义。 西德原来的共产党在1956 年被禁止,1970 年恢复后改用今名。1989 一1991 年苏东剧变特别是两德联合后,该党遭到挫折,人数减少了一半,只有6000 名党员。1995 年以来,该党又开始壮大,不断吸收新党员并向全德国发展,现在已在柏林、图林根等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基层组织。近来,该党正在准备与德国共产党联合起来。
     3 、左翼共产主义小组这些派别往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或组织”之类的名称出现。这类组织持极左的思想观点,认为迄今为止在所有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里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社会主义,有的只是“社会主义的讽刺漫画”,是共产主义资产阶级执政,是官僚主义的统治.
     二、“新共产国际”的产生及现状
     1 、“新共产国际”产生的过程
    近年来,每年5 月份都有50 一70 个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团聚集在一起举行年会和讨论活动。例如: 1992 年平壤会议:与会的有90 个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会议决定,1993 年以后的各次年会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平攘会议发表了简短的《 声明》 ,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新的共产国际。1993 年5 月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议(研讨会):会议讨论了发展新共产国际的事宜。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斯帕索夫要求立即建立“新共产国际”( NKI ) ,但遭到绝大多数代表团的反对。 1994 年5 月布鲁塞尔会议:会议期间比利时工人党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形成新共产主义运动”的若干年的计划建议。保共主席又一次提出立即建立“新共产国际”的要求,结果又遭到多数与会代表团的反对。1995 年5 月1 一4 日布鲁塞尔会议:会议议题是“关于共产主义运动联合的建议”。经过讨论,当时有10 个代表团在该文件上签字;截止1996 年3 月27 日,共有15 个代表团签字;并且准备在1996 年5 月1 一4 日的布鲁塞尔会议上进一步讨论,听取代表们的修改建议。1995 年5 月布拉格会议:在纪念反法西斯战士利比泽尔之际,保加利亚共产党、(原民德地区)德国共产党等代表团在布拉格集会,声称1995 年5 月参加布鲁塞尔会议并提出上述倡议的党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因而无权提出《 关于共产主义运动联合的建议》 。
    1995 年n 月索非亚会议:n 月初,(原民德地区)德国共产党代表团、保加利亚共产党代表团、土耳其共产党代表团(是土耳其50 个共产党中的一个)在索柞亚开会。会议代表签署了“新共产国际”成立文献( ( (章程》 等);选举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斯帕索夫为“新共产国际”总书记,(原民德地区)德国共产党负责人为副总书记,并确定索扑亚为该“国际”的临时所在地;一年之后召开世界代表大会,最终通过《 国际纲领》 。索柞亚成立会议还决定设立完全与“第三国际”一样的“执行委员会”和《 火星报》 机关刊物。① “新共产国际”的最终所在地将设在柏林,理由是:德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曾在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2 、“新共产国际”的性质
  “新共产国际”的《 章程》 中规定了吸收“国际”成员的条件:只有坚决在当今条件下按第三国际的思想路线及组织形式办事的共产党、工人党才能加入该“国际”。 “新共产国际”总书记斯帕索夫在德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红旗》 ( 1995 年第11 、12 期和1996 年第1 期)上发表了许多观点。其中包括:在当今的条件下,只有坚定地站在斯大林的立场观点上,才能证明是忠诚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多国胜利的论点,和平共处的论点、(非)暴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论点,统统是修正主义。只有用暴力手段才能建立社会主义这种新社会制度。几年以来出席布鲁塞尔“研讨会”的共产党、工人党都是修正主义党。 由此可见,1995 年n 月在索非亚建立的“新共产国际”是一个左倾宗派主义的小组织。
      3 、“新共产国际”的影响
     1995 年11 月6 一7 日,德国的个另1 报纸(如((新德意志报)) )、电台在欧洲公布了“新共产国际”成立的消息,报上说有29 个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实际上只有3 个。 消息传出后曾一度使某些共产党人感到鼓舞。但是明白真相的共产党人或事后明白了真相的共产党人对该“国际”主要负责人的办事程序和思想立场感到不满,主要意见有:
     1 、认为这不符合党的办事程序。德国共产党人说:按照党的办事程序,应该经中央委员会充分讨论并决定后,才能发表这类重要消息,但是党内某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俄国共产党人说:索非亚会议负责人把会议讨论文件寄来,要我们在短短几天内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时间极为仓促,我们连讨论都来不及,更谈不上作出决定。共产党人认为:像这样重大的事件,必须有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工人党,尤其是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共产党工人党赞同和参与才行。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待时机成熟再召开成立大会。
     2 、认为“国际”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是错误的。德国共产党人认为,按该“国际”的路线行事,所有德国共产党员都得进监狱,都要受到联邦德国当局的审判。这简直是自投火坑。俄国共产党人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认为,第三国际正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组织形式已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才在1943 年自行宣布解散的。今天的历史条件与当时大不一样,许多共产党都成熟了并能从本国实际出发很好地进行自己的斗争,没有必要听任这种“国际”的指挥。 科普夫教授认为索非亚成立的“新共产国际”是仓促地拼揍起来的极左宗派主义小团体,其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都是错误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