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激情澎湃,让人向往又值得今天借鉴的时代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激情澎湃,让人向往又值得今天借鉴的时代——
老新闻《共和国往事1949~1952》(1998年9月版)前言
江沛
本博扫描编发(对原文略有剪节)
共和国的建立,在古老的东方树立了一个红色巨人的形象,也在冷战的铁幕前强化了共产主义阵营的实力。
从西柏坡到紫禁城的路上,毛泽东曾风趣地对周恩来等人说,我们到北京“赶考”去,不能像李自成那样,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然而,共产党人的自信,并不能消除国内外久已认同的“土八路”形象。打仗是一回事,管理国家又是一回事。国内外友好人士甚至斯大林等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管理好如此庞大而又千疮百孔的国家,深表疑虑;国内不少资本家以怀疑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共产党,一些人预言:中共将在一年内退回山区;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倡导和平演变的同时,也试图利用朝鲜战争拖垮中国;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更是不甘寂寞,时不时发出“反攻大陆”的誓言。
百废待兴的中国,将向世界展示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在继续军事进攻大西南、彻底剿匪和坚决镇压攻击新政权的反革命分子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改革:
在政治上,共和国创建了以共产党领导政府、政治协商会议参政的体制,体现了百废待兴时期的时代要求。与此同时,中共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允许各地报刊对基层政权的开放性监督,刘青山、张子善一批贪污腐败的“大老虎”成阶下之囚,极大地维护了新政权的良好声誉。
在经济上,全国一方面普遍展开了整顿和打击城市资本家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经济情报等“五反”运动,稳定了市场和金融;一方面向着资本国家化方向大步迈进。经济整顿的成就,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从解放区就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在1950年达到了高潮,无数农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得到土地就有改善生活的希望,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火朝天的景象,农民对共产党的热爱达到了顶点。
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性平等的重视,无数妇女在法律的保护下,开始勇敢地走出了包办婚姻、男性歧视和性工具的樊篱。
在文化教育上,政治对文化的管理表现出宽松与严厉相结合。院系调整体现了国家工业现代化的要求。
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向苏联“一边倒”。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半岛,目的是为了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包围;在与苏联协商后,备感威胁的中国派出了志愿军,“雄赳赳、气昴昂,跨过鸭绿江”,拒敌于国门之外,作出了明智、果断的选择。
短短三年,中共屡出大手笔,国民经济恢复出现良好势头,一个新中国不仅没有在国内外敌意的诅咒与友善的担忧中垮掉,没有出现预期的难民潮,没有出现城市管理的混乱,没有出现经济崩溃,反而日益强大起来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少人油然而生敬意:中国共产党就是高明,它的适应能力是超一流的,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偶然的。
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华民族蒙受的百年屈辱,中国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不接受一切强加的屈辱约束,敢于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在朝鲜刀枪相见。政治上的强硬与抵抗外侮,转移了人们对经济困难的感受, 也使人们自觉地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工农当家做主人”的口号,激起了无数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在前进中表现出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凝聚力、向心力特别强,这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根本前提之一。新中国的政治初创和经济恢复,就是在这样一种荣辱同担、休戚与共的社会精神中进行的。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激情澎湃,让人向往又值得今天借鉴的时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z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