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太:反对电视台对人民的视觉侵略
宇太:反对电视台对人民的视觉侵略
电视台对观众一直在进行视觉侵略,乃至视觉污染,或曰视觉侮辱,这种丑行,已经达到了令人恶心的程度。
首先是放肆地做广告,占去大量时间,我在东南台看电视剧《红色摇篮》时,插播的广告象小型电视片,几乎近半个小时,烦死了。厂家宣传了商品,是获利的一方;电视台收广吿费,是获利的一方;表演广告者,既出名又创收,也是获利的一方;只有广大观众,是受害的一方,受辱的一方,被粗暴践踏的一方,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硬塞给你看,因为他们往往要用电视剧勾着你,你要看电视剧,就得看他们硬塞给你的私货。市场经济社会,的确难以禁止做广告,但应该有所节制,适当考虑观众情绪,岂可肆无忌惮,任意妄为?
其次是让观众看一味应和低级趣味、心灵受污染的节目,辽宁台赵本山那一窝子,开始还可以,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像话,不断弄些浅薄名人到那里胡扯,简直在拿观众当猴儿耍,只要形式上的笑声,不严谨过滤其中的内涵。过去我把赵本山吹得像一座大山,这会儿当了小品王了,封顶了,再演也是那样儿了,我看他开始危险了,不是要摔倒,就是要走下坡路。很多台也效仿,天津台整了个郭德纲,整天没事儿找事儿耍嘴皮子,统统都是小孩儿过家家那一套。河北台有个小姑娘,长得还挺好看,主持的也算不错,但内容经常让人起鸡皮疙瘩,前天她主持的节目,让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儿唱起了“大阪城的姑娘”,当小孩儿上气不接下气地唱到“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的时候,台下的父母不但不难为情,反而乐得满脸开花儿,估计还可能是花钱上去的,电视台你不花钱去不了。我就纳闷儿了,这到底是对小孩儿身心健康有好处呢?还是对升华观众有好处呢?还是对教育思想有帮助呢?我真服了他们了。干电视台的,缺乏新点子,干什么都一窝蜂,光光头主持就不止一家,到处都有电灯泡子闪光,成了一道风景线,有意思吗?
其三是放肆地谈自己想谈的问题,这种事儿多了去了,大抵是要给某个人或书做广告,肯定是收了钱的。只考虑创收,谁考虑观众需要?中国文化有的是好玩意儿,不整,没文化,浮躁的要命。
其四是电视人利用特权宣传自己,比如同是给地震灾区捐款,尽管电视节目主持人捐款不多,但镜头却不落下,而且还挺醒目。比如朱军捐的一万块钱,谁都看见了,显而易见嘛。本来靠耍贫嘴已经混成了大名人儿,猪肝儿脸已经发紫了,还要不失时机地显摆,太贪婪了,就不能给那些无名英雄们留点儿机会和空间。
最可恶的是袁腾飞那小厮,一个四六不懂的小青年儿,根本就不大认得毛爷爷,却好像看着领袖长大的,疯狂污蔑开国领袖,没有毛主席,能有新中国吗?这实际上是公然污染党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嘛。全国这麽多电视台,为何不大力宣传毛泽东?他的语录,他的著作,他的诗词,他的功德,他的人品,他的情感,他的魄力,他的胸怀,他的圣迹,他的大愿,他的大智,他的大策,他的一切,哪一样不感人至深?哪一样不是人民大众所欢迎的?人民喜欢的,你们不干,人民不喜欢的,你们硬塞,难道你们要与人民诚心对抗吗?
电视台成了谁的电视台?想咋折腾,就咋折腾,全然不尊重人民大众的视觉感受。当然,电视台就像做菜,的确众口难调,但你是不是认认真真地做,拿不拿客人当回事,客人还是能感觉到的,客人不都是只会喊“哇塞”的傻子嘛。多年实践表明,根本没拿人民当回事,逢迎政客,吹捧名人,迎合低级,显摆自己,什么东西?
我是很少看电视的,知道不免要受辱,但有些片子又不能不看,诸如《红色摇篮》、《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篱笆、女人、和狗》、《闯关东》、《三国》等等。
不光是电视,电影也有作践观众的问题,在同一个片子里,一个人演两个角色或多个角色,纯属拿观众开涮,谁会认不出来?明显假嘛,明显降低艺术感染力嘛。为了表现自己啥都能演,戏路子多,不惜强奸观众视觉,真自私也,真放肆也,真无聊也。难道演员死绝了吗?多如牛毛嘛,抢都抢不到一个角色嘛。既如此,何必造假?这就是演艺界里面的特权,演艺界里面的腐败。
还有一条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大凡伶人张狂日,必是国家疲软时,商纣王时如此,唐玄宗时如此,南唐后主李煜时也如此。在中国民生疲软之际,宛如蛋壳似的巨款建筑,中国大剧院,却别别扭扭地半卧在大会堂后院里,真乃“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呜呼,此建筑伤风败俗,实为不祥之兆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