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波拿巴、雨果说到“格局”

火烧 2023-0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讲述雨果与拿破仑三世的对立,展现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剖析历史人物的立场与价值标准,揭示政治斗争中的格局差异与命运走向。

  1851年12月2日凌晨,法国的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颠覆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实行军事独裁。这个路易.波拿巴就是鼎鼎大名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他政变后建立的帝国被称为法兰西第二帝国。当时,大文豪雨果参加了法国共和党人组织反对政变的起义,遭到路易.波拿巴的镇压,雨果被迫于12月11日流亡国外。1852年,雨果发表了政治性小册子《拿破仑小丑》,对称帝的路易.波拿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攻击。据说,拿破仑三世曾轻蔑地拿着这本小册子对众人说:“看!这是维克多.雨果‘大帝’写的《拿破仑小丑》!”

  法国近代史中的这段小插曲堪称一位理想主义的作家与一个功利主义的政客之间交锋的一个回合。两人的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评判标准在这次交锋中须眉毕现。拿破仑三世是站在他个人立场上,对自己权势熏天的高贵的“皇帝”身份进行炫耀,从而盛气凌人地讥讽了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的雨果。理想主义的雨果则是站在法兰西人民(其实是资产阶级,雨果误以为是人民)的立场上对倒行逆施的路易.波拿巴进行抨击。可见,两人完全是不同境界中的两路人,因为同一事件中的他们的立场与价值标准的完全相悖,致使他们之间的反目与冲突成为不可避免。

  我想,从大部分世俗者的视角观察,雨果公开反对如彼权势熏天的人物显然自不量力,难脱“螳臂挡车”的嫌疑。法国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你雨果出头冒尖,去反对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你难道不是在显摆自己?你的行为不是“大逆不道”?况且,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斗得过人家“天命所归”的皇帝吗?你被驱逐、流亡蛮荒小岛就是咎由自取!对于世俗者的这种恶意揣度我们其实并没有多少批判的权力,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群众向来是被蒙蔽、被愚弄的,他们的“思想”其实是统治阶级洗脑的结果,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意识到。雨果的遭遇正如一位中国当代作家说的,“最忠诚的儿子得不到同胞的敬重,这其实是常态。”

  但是,即使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总会有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的人勇敢地站出来,舍身而取义,法兰西的维克多.雨果就是其中之一。他站在法兰西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说话,即使被民众误解也义无反顾,唯其如此,才更加彰显出他的这种无畏斗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感人与可贵。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个看似权势赫赫、如日中天、颐指气使、不可一世、金光闪闪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的皇帝路易.波拿巴,他的价值标准的自私可笑,他的政治品格的卑鄙低劣,他的盲目自大,他的愚蠢自负活脱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这个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开国之君”被普鲁士人俘虏,成为阶下囚,从而也就成了他的帝国的“亡国之君”,这就是他并不让人意外的可耻下场。

  套用一下当前的一个热门词汇“格局”。我想这个流行词汇在当下的含义大概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全局眼光;可见这个词看似高大上,实质不过是个金光闪闪的贬义词。毫无疑问,一个人真正的格局应该以“为公”的立场为基础,否则这个词真的有一天会转为贬义的。也许社会中的人群结构永远都是两头小中间大,精英和渣滓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处于其间。也许作为社会历史反动者的“渣滓”们的“格局”也并不小,只不过他们的格局都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如路易.波拿巴之流;他们与以雨果为代表的公而忘私、正气凛然的人类社会的真正精英的冲突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曾听到一种说法,中国近代史中国民党败于共产党并非败于智商,而是败于不能保持国民党内各军事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可是我要问,国民党为什么做不到“平衡”二字呢?我认为还是蒋某人“为一己一派之私”的狭隘的“格局”所致。试想,如此武大郎卖烧饼的“格局”怎能让人心悦诚服?怎能平衡与团结国民党内各种力量?相比于毛主席的海纳百川、大公无私与光明磊落的胸襟,真不知相差几千里也!

  据说毛主席临终之前经常念诵南宋陈亮的词作《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假如毛主席活到现在,他对陈亮这首词的钟爱可不可以算作他对当下“格局”一词可能作出的定义的一个小小注脚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