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官场成了“批发市场”?
文章揭露晏金星十年受贿600余次,卖官鬻爵达近百次,凸显官场批发市场乱象。分析其权力集中、监督缺失及制度漏洞,呼吁严控权力、透明选拔与强化监督,以根治买官卖官不正之风。
为何官场成了“批发市场”?
10年受贿600余次,平均每周一次;受贿金额达500余万元,其中接受下属请托“卖官”近百次,所得300余万元。日前,安徽宿州市委原副秘书长、泗县原县委书记晏金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9月16日 凤凰资讯)
在中央重拳出击反腐以来,“老虎苍蝇”频落马,但能像安徽宿州市委原副秘书长、泗县原县委书记晏金星这样经营着“官帽批发市场”的还是鲜有的。晏金星历任县委组织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的十年间,批发“官帽”无数。据法院查明,卖出的“帽子”不仅包括副县长、县委常委、“两办”主任等要职,还覆盖全县20余个部门和10多个乡镇,晏金星更被一些干部称为“帽子书记”。中央三令五申严惩买官卖官,“帽子书记” 晏金星却只顾敛财,不管提拔制度,只要送钱,基本都能达成心愿,最终他将面临纪委的严惩。
晏金星为何能“批发”管帽长达十年之久?其一,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与其任县委书记有关。官至“一把手”,权力之大,对人事任免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能直接拍板决定,谁最会“孝敬”就重用谁,不听话的就降至或者调离;其二,相关监督部门完全没有发挥监督机制作用,不然官场“批发市场”怎么能盛行许久;其三,干部选拔全权由“帽子书记”做主,相应的制度形同虚设。
要彻底清除住官场“批发管帽”这一恶疾,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官场人事任免“一把手”权力严控,制度相应的监管制度,把过度集中的权力分散化;其次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拨制度进行人事任免,且要在透明化、阳光下运行;最后监督部门要发挥监督的作用,一旦发现有猫腻,严惩不贷,从根本上抹杀买官卖官这一不正之风。
三木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