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思念:大办民兵师 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常备军
九月思念: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常备军
剑云拨雾
毛主席说:“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既是哲学,也是巍巍天道法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贪官污吏腐败官僚资本阶级压迫剥削一天不消灭,革命或迟或早必然发生,这一点毋庸置疑。所谓官僚资本不死,革命不止。
问题是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全都失败了。千辛万苦,牺牲了几千万烈士夺取了政权,却轻易地丢失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代价甚大,丧失甚易,此诚最为痛心彻骨者!
那么,新型的人民政权,与古代的中央集权式封建政权和现代的资本民主式政权,其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又存在着那些历史传承与衔接延续推陈出新呢?
诚然,历史的经验使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而言,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诱惑,很容易使它的上层逐渐彻底资产阶级化,腐败化。但反过来,对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而言,用“让一部分人先共产起来”这种诱惑,使它的上层无产阶级化的概率,却几等于零。所以改良主义,和平过渡主义是一种有害的,异想天开的傻逼思维,或饭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维。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全在与此。
每逢九月九,止不住泪花流。思考关于这个问题,伟大先知留下来了些什么宝贵遗产呢?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民主实践总结出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征,包括议行合一,用普选制﹑罢免制﹑监督制和低薪制把官吏变成公仆,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常备军,无产阶级直接掌握政治经济文化领导权进行不断革命等等。有些个形左实右的猫左打着左的旗号反对普选制,很可笑,滑稽。
毛主席说:“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
而具体运作组织就体现在“三结合的人民革命委员会” “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
要理解这两个人类史无前例的伟大探索,需要渊博的知识。
“三结合的人民革命委员会”( 砸烂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构)。《75宪章》规定 “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既是人大的常设机构,又是行政机关(代替原来各级政府机构,x上台后又折腾回去了)以替代中央集权自上而下逐级任命官吏的陈旧体制,砸烂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三结合的人民革命委员会”。
“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
资本主义宪法允许私人拥有枪支,以及兵器工业的私营化,实现对军队阶级控制,从而实现军队的整个资产阶级所有化,而非属于哪一个人哪一派,这就是所谓 “军队国家化” ——这与封建中央集权帝制之下,军队归皇帝一人所有,归私人所有,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兵符掌握在封建皇帝一人手里相比,是一个实质的进步,铲除了暴君产生的基础,结束了暴君时代。
从这一点来说,资产阶级打破帝制条件下军队归皇帝一人或某些私人所有,使得私人家族统治进化到阶级统治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借鉴,为未来的新社会主义服务。
这里提到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阶级统治”。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是私人家族统治,中国话就是“家天下”,以姓氏,比如汉朝就是刘氏,唐朝就是李氏………。由于军权被私人掌握,宫廷政变,军事政变,就成为争夺政权常态。
中国革命,自辛亥革命以来,“阶级统治”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好。孙中山之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与背叛革命的新军阀蒋介石掌握了军权,诚如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斥责蒋介石说:今国事之决,不在武汉之政治委员会,而在南昌之军事委员长,枪之所在即政之所在,由专制而杀人………
资产阶级之“阶级统治”,虽较之帝制私人家族统治,是一个进步,开比了阶级统治先河。但是,因为资产阶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到5%。依然是一小撮人对大多数人的野蛮统治,与帝制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资产阶级“阶级统治”改变了这个种姓统治基础,所以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了,究竟是哪个阶级统治天下更好一些呢?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伴随着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腐朽日益暴露,占人口95%以上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舞台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就如火如荼,此起彼伏,资产阶级“阶级统治”覆灭丧钟已经敲响了。
按照这个经验来说,人数越少意见越容易集中,决策难度小。人数越多意见就越分散,决策难度增大。故无论帝制之一小撮,抑或资产阶级“阶级统治” 之一小撮,其统治的容易度很高,那么,占人口95%以上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意见的分散与决策难度,是可想而之的!无论普选制﹑罢免制﹑监督制,无产阶级通知条件下它如何运作组织实施呢?这确实是史无前例,一切人类历史遗产都要研究借鉴,庶几可尽早成功乎?西方资产阶级搞了tow档制,毛主席探索了两派群众组织毛泽东思想战斗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三结合的人民革命委员会” 。两者除了阶级基础本质不同外,技术上有无某些相通传承之处呢?
“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常备军。这与1796年,美国著名的《权利法案》)美国开国领袖保障人民合法拥有武器以抗衡国家暴政的思维,有无某些相通之处呢?有些人总拿什么中国特色,拿什么东西文化差异来说事,我总是在心底诅咒这些居心叵测的王八蛋不得好死。资产阶级懂得“仗剑经商”,无产阶级却不懂得“仗剑社会主义”?
这两个体制问题不解决,所谓“人民政权”就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泡沫。借用一下“政改”这个词,所谓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政改”,要害就在于此。
中国大办民兵师纪实
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ygov.gov.cn |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和民兵问题的两个文件下达后,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各地很快掀起了“大办民兵”的热潮,有的并建立了民兵师、团组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于9月29日发表了“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的谈话。
1958年国庆节,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浩浩荡荡通过广场的首都民兵师方队时,意味深长地对站在他身边的赫鲁晓夫说:“我们有一亿民兵!”赫鲁晓夫听后震惊不已。在这年的北京庆祝国庆节的游行队伍中,北京市民兵率先打出了“首都民兵师”的旗帜,这对全国影响很大。到1958年底,短短的几个月,全国打出民兵师旗号的就有5175个,民兵团44205个;民兵人数由原来的4000多万,发展到2亿;参加民兵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有的地区达到了4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超过了50%。1961年,经过调整的民兵数量虽然减少了几千万人,但仍有1亿多人。如此众多的中国民兵,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企图来犯者都有不容低估的震慑作用。
1958年7月,刘少奇到首钢视察。他详细询问了各方面情况并肯定了首钢的成绩后说:“把枪给大家背起来,一人发二三十发子弹,遍地皆兵,什么帝国主义打来也不怕。”在刘少奇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1958年8月29日,首钢成立了“钢铁工人民兵团”,下辖4个营,共计2800名民兵。同年10月,在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指示后,首钢扩编为“钢铁工人民兵师”,下辖13个团,民兵总数为4万余人,是当时职工总数的8O%。以后,首钢根据中央军委的方针政策,逐年整组,不断加强建设。在历次国家重大活动中,首钢民兵成了生力军。1958年国庆,首钢1500名民兵和石景山发电厂300名民兵,肩扛“7.62”步枪和轻机枪参加了分列式。这是首钢民兵在国庆游行队伍中首次亮相。之后,在全国有组织的历次国庆阅兵活动中,首纲民兵始终站在队伍前列,并先后于1960年、1984年和1999年三次单独组成方队,代表全国民兵接受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