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富翁和大学生谁当村官更好

火烧 2008-01-02 00:00:00 三农关注 1029
富翁与大学生谁更适合当村官?文章分析富翁和大学生当村官的优势,探讨谁更适合作为村官,关注村官选择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富翁和大学生谁当村官更好 

  在村民看来,富翁就是财神,选择富翁当村官,就是选择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致富路径,因而,穷乡僻壤的村民热切企盼富翁回村主政,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然而,对年轻有知识的大学生当村官却缺少热情。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富翁和大学生谁当村官更好?

  从表象上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富翁和大学生当村官各有各的优势。

  村民拥护富翁当村官的原因在于:

——“最起码,他不缺钱,不会去腐败贪污。”在村民看来,富翁不缺钱,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贪占村民的血汗钱。富翁当村官不是为了物质上的追求,而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况且,一个穷村能有多少“油水”,富翁岂能看上眼?没有私心,就能秉公办事,发展好维护好村民的利益。在北京雅宝路,有个首屈一指的王文忠,他拥有6家店铺和品牌,固定资产过亿。两个月前,这个亿万富翁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北枣强县芍药村做一名村支书。该村是省政府挂了号的重点上访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30%的村民还住在解放前盖的土房里,而周边的村子已经是楼房林立。有记者问王文忠:“为何单单你们村特别贫困?”王文忠说:“我觉得原因主要是村里的带头人没有带好路。过去村里的一些领导班子贪污腐败都非常严重,老百姓的事没人管,村里的人一半出去打工,剩下的大部分种地,一小部分做生意,没有支柱产业。”难怪村民对腐败如此敏感。

——“他有钱,路子宽,能办别人办不了的事。”亿万富翁张高升是山西河津市一家焦化公司的董事长,2006年决定回故乡樊家庄当村委会主任。据介绍,张高升当村委会主任要为村里办四件事:其一,投资200万元在村里建一所初中;其二,全村免费看有线电视;其三,村民用电每度不超过0.3元;其四,九名村干部的工资由他来发。仅这四项承诺,他当年就要付出400多万元。王文忠也曾对记者说:“在村民大会上讨论这些事的时候,一谈钱大家就迷惘了,靠老百姓捐钱干?不可能。后来,我带头捐10万。现在打井、修路、装自来水、买树这些钱,加起来应该已经超过100万了。”不是富翁谁有实力投那么多钱用在集体事业上?群众是唯物的,谁能给群众带来实惠,群众就拥护谁。

——“人家肯当村官就是想帮助乡亲们致富,留个好名声,活的更有意义。”“村官也是个官吗?我没有任何政治头衔,有些人可能看重给老少爷们捐点钱,留个名。但我的目标比较高,十七大我都很关注,关注民生、民主,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我觉得这样我的后半生会更有意义。”王文忠说,“到村里两个月,只回过3次北京,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每天6点起晚上11点睡,比我在北京那12年还要累。”前不久,在西藏、成都等地分别拥有一个建筑公司和商贸企业,总资产超过两千万的蒋昌凡也到宜宾县柏溪镇最偏僻、贫穷的羊塆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群众心里最清楚,这些富翁回乡当村官究竟为了啥。

  富翁村官“有钱、不贪、实干”,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因而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富翁支书王文忠说:“我最初也没想干这么大,能解决吃水、行路和欠账问题就行了。但是每做成一件事,老百姓的喜悦让人感动,他们发自内心的肯定,拥护你,爱戴你。全村都出义务工,修路种树。过去,为集体做事,喊十天八天也没几个人出来。现在大喇叭一喊,大家哗啦啦都来了。村里的老人说,这种红红火火为集体劳动的场面,只有在大跃进时才出现过。”

  大学生当村官暂时不被村民看好,主要是村民有“三怕”:一是怕大学生村官阅历浅、经验少、好高骛远,工作打不开局面。二是怕大学生不能吃苦,经受不住考验,思想经常波动,当村官有其名无其实,不利于村集体的发展和村民致富。三是怕大学生当村官只是“镀金”,没有长远打算,不会对新农村建设有帮助。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从长远和根本看,富翁当村官只是授之于“鱼”,而大学生当村官则是授之于“渔”。富翁之所以成富翁,有许多特殊因素,对解决农村问题不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村集体暂时的发展,只是资金拉动的结果,而非“内因”变化的结果,况且,富翁当村官,缺乏制度安排,没有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就决定了村集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基不牢,未来充满变数。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特定的条件下,富翁当村官的进步意义。大学生当村官,是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有一系列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作保证,且大学生“村官”有知识、肯动脑、求上进,各地只要在“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上下功夫,他们就会大有作为,就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北京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也是较为成功的范例。他们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顺畅四条通道,拓宽大学生“村官”未来之路;预期调控,保证大学生“村官”常量不变;注重培养,建立“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活跃在京郊的2000余名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工作,被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他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定发展规划;有的利用自身特长,帮助村里推销产品;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帮助村民致富。毕业于法律系的大学生“村官”,还在村里举办普法培训班,创建法律工作室,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担任诉讼代理人,协助村集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土地承包等合同纠纷。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今年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应聘者达到19014人,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6600余人,录取比例超过6∶1。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800人,占报名总人数的9.5%。这充分说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是有吸引力的,大学生对担任“村官”这一就业方式是认可的。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本职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前不久,怀柔区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村民对全区154名大学生“村官”全部投了满意票。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人生道路上确立了新的坐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