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发明的“V僚主义”是什么?自以为八面玲珑,实则“和稀泥”
著名时评人胡锡进在2023年1月10日零点21分发了一篇帖文,在这篇帖文中他发明了一个成语,叫做“V僚主义”。“V僚主义”是类比官僚主义发明的,这里的“V”是指网络大V,老胡认为某些网络大V“装B”就是V僚主义,特点是“搞极端、缺少包容”。老胡说“V 僚主义”推动了“网暴文化”,“破坏了多元性赖以生存的舆论生态”。
老胡狠批V僚主义,但并没有指名挂姓,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位大V犯了“V僚主义”错误。有人说老胡是因为美国辉瑞“神药”没有进中国医保气急败坏了,故发明“V僚主义”狠批他在网络上的竞争对手。老胡没有说张三,也没有说李四,许多人对号入座,猜测老胡骂的是某某与某某,总之是那些不赞成老胡观点的人,与老胡文风不一样的人。有个叫“地瓜熊老六”的人举出多个例子反问老胡:你不就是全网最大的“V僚主义”吗?
大家都很愤恨官僚主义,恨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做官当老爷、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的领导作风,这些人个个像晋惠帝一样有“何不食肉糜”的做派,不食人间烟火,但在社会地位上偏偏高高在上,骑在人们头上胡乱指挥,好像全世界就他一个明白人。他们“官本位”思想严重,其“命令主义”作风雷厉风行,行事异常武断。他们最看重的是他们的个人权威,故对也是对的,错也是对的,说出的话比皇帝的话更金口玉言。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就犯了官僚主义错误,其采取的过度防疫措施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
人民群众像愤恨官僚主义一样愤恨“V僚主义”吗?没听说过。相反,我觉得哪个人有本事成为网络大V,是“民主选择”的结果。这个人发表的观点,引起一部分人的情感共鸣,故人们关注他,点赞他,把他捧成大V。老胡也是一名很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司马南也是,他们的粉丝都是千万级别的,说出话来影响巨大,有时候能够起到引领舆情的作用。每个网络大V的行文特点不同,有的运笔如枪,有点鲁迅精神,弘扬正气、鞭挞歪风很有力度,比如司马南、梁宏达的嘴,像机关枪似的,相当有杀伤力。
而胡锡进与他们的特点大不相同,老胡可能在官场的舆论环境待久了,那张嘴八面玲珑,正面反面全让他说了,所以被人们调侃只有明天的胡锡进能够打败今天的胡锡进。老胡的观点无懈可击,想得周到,但也正因为这样,他常被网民嘲笑,说他是“胡叼盘”,是骑墙大师、端水大师、和稀泥专家、左右互搏术高手。老胡脸皮足够厚,并不在乎网民对他的嘲讽,依然我行我素,在舆论场纵横驰骋。其实网民们都十分理解老胡,他是体制内中人,说话中规中矩是必然的,跟以前相比,退休后还放开了一些胆量呢。但实话实说我并不十分喜欢老胡的文风,觉得他的观点太圆滑,有时候听他说完好像等于没说,云里雾里不太明白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老胡缺乏旗帜鲜明,缺乏那么点鲁迅精神,即便是进攻,他也是摆出一副旁敲侧击的样子,从来不是一位直面惨淡现实的勇士。
老胡骂某些大V“V僚主义”,说明他对某些大V的观点实在忍无可忍了,说白了还是包容心差了一点。我不知道老胡骂的是谁,但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宽容的舆论环境,民国时期还有鲁迅与梁实秋的骂战呢,大家对于时事各说各的观点,有时文风凌厉一点,这没什么。脚正不怕鞋歪,别人可以说你,你也可以说别人,互怼乱不了天下。至于孰是孰非,民心自有公论。老胡说对治理“V僚主义”很悲观,依我看无须治理,哪里有什么“V僚主义”,这全是无中生有的发明。只要不是反党、反政府、反人民的言论,只要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好、我们这个民族好的言论,尽管放胆说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对于老胡说的“V僚主义”,我反而觉得人们的话语权还不够,我始终是一个信奉“言论自由”主义者,认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相比于老胡的“和稀泥”文章,中国更需要鲁迅的“匕首投枪”式杂文针砭时弊,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