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我们永远勿忘国耻
九一八,我们永远勿忘国耻
蔡金安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事变79周年纪念日。
79年前的今天,即1931年9月18日,日本鬼子在中国东北挑起了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日本鬼子素以阴险狡诈著称,本来是成心想侵略中国,却偏偏要设计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太不地道。九一八事变也是如此。
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
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蒋介石为什么要这样做?攘外必先安内也。蒋介石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可见一斑。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被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怒了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各党派爱国人士、爱国民众团体的倡导和响应下,迅速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浪潮。
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号召。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分别于9月20日、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连续发表宣言、决议、告全国同胞书等,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罪恶目的和反动本质,严厉谴责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辱国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张。中共中央号召全国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自己武装起来,“真正地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中共中央还在有关决议中特别要求当时的满洲省委加紧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来反抗侵略,加紧组织军事力量进行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九一八警钟长鸣,时时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国耻。79年过去了,如今,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早已复活,其亡我之心不死,多年来一直妄图霸占我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等岛屿和相关海域。最近,撞我渔船扣我船长,觊觎我东海油气田,蠢蠢欲动。面对欺软怕硬的日本当局,我们再不能像当年蒋介石那样做缩头乌龟放敌长驱直入,必须刀来枪挡,给予迎头痛击。
九一八,我们要永远勿忘国耻,铭刻心间!
2010.9.18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