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乐观会犯轻敌错误!三个坏消息传来,新冠病毒的狡猾远超想象
今天这篇“良评”,我想谈谈“盲目乐观主义”的危害性。
12月20日我与一位同学聊天,他刚刚染了新冠,属于那种很轻微症状的,只不过低烧、咳嗽了几声。于是这位同学说: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病毒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就是发两天烧,根本也不需要吃药。我身边的人有好多都“羊”了,基本上都不吃药,自然康复,靠自身的免疫力足以打败它。
我这位同学的“获奖感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认为奥密克戎没什么了不起,假以时日大家都感染了,很快就能实现“群体免疫”。有不少专家可能也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比如钟南山预测说2023年上半年中国就能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张文宏也预测说2023年4月份本轮疫情将迎来拐点。因为这些专家的权威性,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培养出一种全民性的乐观主义心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抖音平台上差不多是全民娱乐,“羊”了的和没有“羊”的,都在拿新冠病毒打哈哈,幽黑风趣的段子层出不穷。人们之所以有一个好的心态,一是认为新冠病毒不过如此,不会死人,因此放松了警惕;二是认为新冠疫情马上就要过去,胜利的曙光就在面前;第三就是小老百姓不必关心国家大事,相信党和政府就是了,国家比群众考虑得要周到得多,杞人忧天没有用。因此,群众的“乐观”其实是一种盲目乐观主义精神,与毛主席在革命战争时期胸有成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毛主席那种乐观,是胸中自有百万兵,暂时的困难吓不倒他,因为他有千万种解决困难的办法,并且他的智谋已想到了困难前面。而群众的“盲目乐观”是对未知的困难采取鸵鸟心态,甚至掩耳盗铃,假装没有。更有甚者,还有一种“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要死大家一起死,有什么可怕的”心态,也有的把解决困难的难题交给国家,认为国家会考虑得更全面。至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是从不这样想的。他们只把自己当做依赖性很强的“匹夫”。
如果有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群众便会用更加鄙夷的眼光看着你,神态里透露出万千不屑:就你?不就和我一样么?冒充什么高明人士,你有张文宏素质高吗?你比钟南山学问大吗?省省你的心吧。
对于这些人来说,建言献策的心没有,但若论泼凉水,倒是准备充足,随时可以泼上几盆。
我就是那种太不识时务的人,对于疫情的判断没有他们那么乐观。尽管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我还是愿意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发展的走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担忧,与大家分享,希望提起大家的注意,能够未雨绸缪,早做防范。
最近传来三个“坏消息”,第一个坏消息是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说的,他说“奥密克戎专攻有免疫力的人,因此发生突破性感染和再感染的机会比较高”。奥密克戎的狡猾突破了人类的想像,好像有点“智能化”了,“专攻有免疫力的人”,是不是有点“亮剑”的味道?当年李云龙可是专捡硬骨头啃的,消灭了日本的山崎大队。奥密克戎专治“不服”,多强壮的汉子也让你象山一样倒下,它并不是“纸老虎”;
第二个坏消息是“网红专家”张文宏带来的,张文宏说奥密克戎有多种亚型毒株,第一批次疫苗难阻再次感染。按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的介绍,目前已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包括被称为“地狱犬”的BQ.1.1。这么多种类型的新冠病毒扑面而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阳”了以后就不会感染了。不是那个样子的,因为病毒的类型多,“二次感染”甚至“三次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要做好一年几波疫情侵袭的心理准备。
第三个坏消息是中国的一支病毒研究团队“曹云龙团队”带来的,该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已经打破了进化规律”,这种现象表现在“各类突变株百花齐放,上百种突变株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出现”。人类靠接种疫苗与新冠病毒作斗争,是矛与盾的激战,但现在病毒更胜一筹。现在孰胜孰败,还不好说下一个结论,至少现在的疫苗研发速度,是赶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的。
因此,我对我那位同学说,这次感染侥幸症状轻微,并不代表以后不感染了,也不能代表再次感染仍然症状轻微,如果不做好防护,人人都具有二次感染的可能,同时也有轻症转重症的可能,万不可掉以轻心。在困难面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没有错,但没来由地盲目乐观,稀里糊涂地跟着大家喊“躺平”,就会犯轻敌的错误,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人死在了“轻敌”上,警钟已然敲响。疫情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嚷嚷着奥密克戎不过如此的“躺平派”们,很快就会迎来奥密克戎的疯狂报复的,这是一个悲剧,我是乐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