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防疫的“集体防御”与“个体防御”

火烧 2022-12-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防疫中集体防御与个体防御的区别,探讨动态清零与放开后的防疫策略,强调组织与个人在防疫中的作用,指出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方式以更有效应对疫情。

  之前的动态清零政策,有些人觉的是国家在负责,国家在管,这类看法只是表象,不是本质,本质是这是一种文明社会里 国家政府对瘟疫这种流行病进行的有组织的防疫行为,包括统一做核酸、方舱隔离、划定风险区等等,其实政府既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组织者, 而民众既是被管理者,更是参与者,从某种程度上讲,理论上应该是人民群众 由政府带领组织,大家联合起来自己保护自己。这本质是人类面对瘟疫这种灾害时进行的一种自觉的“集体防御”行为!

  而现在彻底放开后的防疫,所谓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实就是靠个体去防疫,包括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等,这是由个体作为散兵游勇去单打独斗了,拼的只能是个体的运气、防护意识、体质以及免疫力了。这本质是面对瘟疫这种大流行病进行的一种自发的“个体防御”行为!

  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话对吗,不能说是错的,不过也不能说完全就是对的,得看情况。就像下雨打伞,下小雨自己打伞有用 ,如果下大雨 暴风雨,自己打伞还能有效遮风挡雨吗?作用大吗?

  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就是一个 动物性逐渐被约束,社会性逐渐被重视的过程。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灾害面对瘟疫只能靠个体去硬抗,不知如何去避免如何去有效应对。进入文明社会,尤其是现代文明社会,人类面对自然灾害面对瘟疫,学会有组织的理性的去应对,这既是为了有效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有效保护别人。既然大家都不想得病,都需要保护,就需要大家都共同行动起来,同时由社会管理者去组织管理,而不是靠个人像散兵游勇一样 单打独斗,那样其实是低效的,很难很好的保护自己,也很难很好的保护别人。

  这两种方式,哪种对,哪种错,哪种更好?不能简单的说哪种一定是对的或错的,哪种更好,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评判哪种防疫政策更好更合适。在病毒传染力较强、毒性较大时,应该由政府把民众统一组织起来进行严格防控,进行集体防御;在病毒传染力较低、毒性较弱时,可以转到由个人防疫为主,进行个体防御。

  这里就涉及到政策转变的依据和选择时机的问题。

  像西方 美国,无论新冠病毒毒性和传染力如何, 从一开始基本就放开躺平了,死百万多人,可以说基本从一开始就全靠个人了,一开始就是个体防御。最多有个居家令和口罩令什么的,还充满争议,实际意义作用有限。这种个体防御,疫情病毒造成的危害大小,基本就看病毒的态度和个人的态度,病毒强死亡重症就多,个人防护意识强个人感染就少,这其实挺残酷,但是很自由,这是由他们的体制、思想、价值观决定的,无论这是政府的选择还是民众的选择,都是自始至终的选择,不后悔就行,后悔也没用。

  中国的政策之前一直是 动态清零,是政府有组织的进行 集体防御,现在变成了靠个体防疫为主,变成了个体防御。 转变的依据,从公开信息看,是病毒毒性降低了,重症死亡少了,这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当然都明白有其他因素,有个别人反对清零封控,财政经济因素等等。但是,却好像有意无意忽略了传染力的问题。几个月前官.方 专家还信誓旦旦说,传染力强,人口基数大,放开仍会造成相当数量的重症死亡等等,但几个月后却彻底放开了,难道几个月后病毒奥米克戎的毒性和传染力都有了重大变化?好像没有,那放开的依据是否能够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与质疑呢?不说 Z Z 正确, 对此问题评判 谈论再多, 终归还得看实际情况,实践是检验真理是非对错的根本标准! 从放开至今看,从人们的病症表现,人们的心理,社会经济等等综合看,好像情况并不让人乐观。

  笔者是从来不信新冠奥秘克戎是所谓小感冒的说法,但好像很多人是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甚至有些之前以为真的就是啥感觉都没有的所谓无症状,也许个别人病症轻,但放开后的感染情况看,被有意无意的忽略的传染力,到底是不容忽略的,到底还是发威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病毒传播很快,快到好像人们对放开还没反应过来,普遍就被感染了,到处都是发烧感冒,越来越多,估计有七八成感染的人都有感冒发烧症状,发烧40度嗓子像刀割浑身疼痛的滋味不好受,更不要说那些挂掉的,殡仪馆 太平间都拥挤了,有老的也有小的。很多医院医疗资源紧张,退休医护也被号召返岗了,外地医护也去支援北京了。还有换班请假的各单位,堆积如山缺乏人手的快递……。

  可见,面对这种传染力强的病毒,现在的个体防御,是多么无助多么不堪一击。看来,放开后的新形势有新难题,政府并不轻松,当然,老百姓也不轻松,多数家庭都是有老有小的,还有很多基础病亚健康的,谁心里能不有些担忧,谁心里会真的轻松?

  有的专家说是一波过去,情况会好一些,抗体能顶用几个月,但新冠毒株变异快,不同毒株类型分支照样会造成重复感染,恐怕会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然而还有专家说,几个月后会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这恐怕是太想当然了,反正笔者是不信的!

  对于个体防御来说,病毒的状态,即病毒的毒性和传染力,个体的免疫力、身体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这些共同决定了个体防疫的效果和成败。

  现在预测,未来好的情况是,一波感染高峰过去,各方面都能有所好转,社会经济能保持正常运转,起码不会总是短期内大规模发烧感冒,大量缺员。但是,更关键的是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这波高峰过去,无论是麻木了还是真觉的无所谓,人们的心理要能恢复到往常一样,能习惯戴着N95口罩进行社会生活,这就算是好的预期了。

  相反,不好的情况就是,头一波给多数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多数人仍然心有余悸,小心谨慎,总担心再次感染。如果再次感染的人病症仍然不轻松,更会加剧这种谨慎担忧的效应。而那些在头一波躲过感染的老弱病残仍然会继续躲避,大家都仍然持续减少社会生活。 如果那样,情况就很不乐观了,就有些不好办了,恐怕就像某些国外的情况,由于疫情造成经济持续低迷,劳动力短缺,社会运行受影响,成本增加,小业主小生产者仍然不景气等等,各种影响会逐渐传递到社会方方面面。如果那样,就是不好的情况了,说明情况超出了预期,说明事实与预想的有较大不同,那样的话,恐怕决策 此次 放开的 初衷目的就没有达到,是非 对错 成败 由人评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