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再次提醒,不要胡乱瞎吃药

火烧 2022-12-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7
文章提醒不要胡乱吃药,尤其在感冒期间,避免自行混用多种药物导致肝损伤等严重后果。强调用药前需咨询医生,注意中成药与西药的正确使用,防止药物超量或毒性增强。

  作者按:

  不知道哪个天才想出来主意——“快速过峰”。在这情形之下,短时间内的应染尽染已经成为了无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的重复感染也将成为现实。相应的,最近几天多城出现医疗挤兑,与此同时专家们纷纷现身说法,建议一般情形下哪怕发高烧也不要怕自行在家解决问题就好,同时还给推荐了一批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或中成药。

  在这里,笔者需要郑重提醒:

  不要胡乱瞎吃药,吃药之前最好能咨询医生,纵使没条件问医生,一定要认真参照各类推荐同时详细看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具体到中成药,纵使没有能力辨证,最起码要力求做到按照症状给药;对于西药,一定要注意不同药品联用的问题,防止不同名称的药品含有同一成分从而造成药物超量,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多种药物之后在复杂的生化作用下其中某类物质毒性大大增强。

  这两天,医生群里就在传一张图,说是南京这几天还没见到几个阳的,但一早上就收了18个自己乱吃药吃成急性肝损伤的,其中4个直接进了ICU,最好情况也就能活2个。

  乱吃药造成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各位一定要万千小心,引以为戒。

  在这里,特重发今年10月11日的文章,以做提醒。以下是正文:

  有些新闻,真是看得人头疼!

  最近,全国迎来大面积降温,儿童感冒也随之增多。

  在湖南长沙,11岁的女孩果果着凉后出现咽痛等感冒症状,其家长给果果喂了自行购买的止痛药、消炎药、感冒药、咽炎药4种药物之后,果果出现呕吐、腹痛。之后家长自以为是此前的药物没有效果,又买了抗病毒感冒药、胃药等3种药让果果吃,但症状仍没好转。这时候家长才把孩子才送到医院,结果孩子被医生诊断为服用多种药物导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

  这就非常得不偿失了。

  退一步说,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你如果不管它,只要不是身体非常虚弱的人,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一周左右也能好。当然了,吃对药或者正确的中医外治疗法,的确能减轻症状,让人舒服一些,甚至能压缩病程,同时将病情万一恶化之后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等或者在忽微之处积累演化为慢性咽炎等的可能性给大大降低。

  这个前提是吃对药,或用对中医外治疗法。

  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杨桢老师所说的:“要正确理解感冒。感冒是孩子与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个世界是微生物的,我们侵入到它们的世界来,要和它们共存就要经受它们的洗礼,承受它们的折磨。耐受折磨已经有了世代传承,基本上可以自然克服。”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尤为宝贝,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紧张得不得了,并且,不但缺乏足够的医学常识没法对症用药,或者依样画葫芦照着此前医院某次开的有效果的药来,更有甚者,想当然的以为加量或者混药效果更好。

  结果,往往得到的都是负面效果。

  严重的,类似本文开头所提的案例,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肝肾损伤;轻的,哪怕一知半解的按照说明书来,也可能会留下潜伏的病邪,最终转化为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而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这个案例中,存在如下可能:

  各种药中可能有重复的成分,原本单一种类没问题,但是混合使用就造成短时间大量摄入,最终导致超量;还有就是不同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某种药导致另一种药对人体的作用翻倍而导致超量。

  当然,以目前国内用药的习惯来看,最大的可能还是西药感冒类药品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超量。

  这里头还有一个大的背景。

  yi.情的缘故,有些家长是不愿意送感冒或发烧的孩子去医院的,只要孩子连续核酸呈阴性加轨迹简单,他们宁可在家自行给孩子服药,因为到了医院也是核酸加漫长的等待,最后还是看起来差不多的药(当然,这是违规的,但的确是目前存在的状态);

  另外,yi情以来,出于方便统计,防止漏诊等原因,原本擅治感冒的中医也不被允许接诊了,有相关十大症状的,统一必须要到发热门诊,自然,某些怕麻烦家长就选择了最后剩下的那条路,自行处理。

  爱女心切之下,缺乏常识又想当然,那出问题也就成了必然。

  无独有偶。

  就在近一个月前,高三学生小南跑步回来腿疼得厉害,还腹泻了两次;然后在腹泻的前提下,小南3小时吃了家里自备的4片止痛药,再加上高强度运动引发的横纹肌溶解,小南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的症状。

  这里,笔者想再次提醒,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最好不要自行服用,尤其加量、混合服用。还请在医药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使用!如果情非得已,一定要用,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不同药物联用,一定要反复比较、权衡。

  此外,作为家长,不管中西医,一定要懂一点医学常识,无论是从防病、治病的角度,还是从就医时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角度,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

  否则,很容易出现类似上文中那种好心却办了坏事的情况。

  这里还有必要再强调一点,与日常舆论中绝大多数药物性肝肾损伤是中药所导致的这一说法不同,现实中,我国的药物性肝损伤化学药占94.5%,中草药占4.5%,生物药占0.8%,其他占0.2%。

  这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合作,利用信息技术,从2012-2016年600余万份ADR(药物不良反应)数据中筛选出了94593份DILI-related ADR报告(药物性肝损伤报告),建立了国际最大的DILI-related ADR专业数据库,首次开展并完成了中国大陆DILI-related ADR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关于中医药与肝肾损伤,具体可参考《用土豆粉冒充中药的的诈骗团伙居然“有良心”,某些大夫的良心真不会痛吗?》

  即,西药才是国内肝肾损伤的“罪魁祸首”,这锅中药真的背不动。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胡乱用药,同时要学点医学常识。否则,类似的跟头还得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