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也疯狂——六一拿什么送给孩子
六一前夕,媒体报道称,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产品使用无毒无害的染料和原料,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使用的是有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
今天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技术专家关于儿童玩具标准的解释说明,称我国儿童玩具的标准并不低于国际标准。企业生产加工出口的产品进入不同国家市场必须符合不同国家市场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这是进入国际市场最基本得条件。(法制日报)
仔细品味这条消息,发现其中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1 确实存在国内企业生产把质量较高的更安全的玩具产品用于出口,而将用较次材料制造的玩具用于国内销售供中国儿童使用这一事实。 2 存在这样一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国家市场必须符合不同国家市场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这是进入国际市场最基本得条件。”也就是说欧美市场对玩具品质的检查要比国内严格得多为了市场只能实行两种标准,也就是出口产品一套较高标准,内销产品又是另一套较低标准。 3 质检总局作为制定和检查中没有问题,我国儿童玩具的标准并不低于国际标准。
从这些信息可以发现质检总局的回应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中国儿童玩具的质量标准不低于国际标准而且在检察和执行标准的过程中没有问题,那就不会出现“出口产品使用无毒无害的染料和原料,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使用的是有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这一明显的事实。而这恰恰反映出导致这样一种玩具市场状况作为政府主要监管者的质检总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恰恰是他们本质上认为“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不同的市场就应该具有不同的标准”这一事实而姑息纵容玩具企业在生产中执行两套生产标准这一事实。
同样商品国内国外两套标准,用更安全的材料制造的玩具出口欧美市场给外国儿童使用,而中国的儿童就应该接受那些低成本染料和原料制造的玩具。由这样一个事实上可以看出什么呢?1 质检总局没有起到商品质量监管的责任,没有认真执行儿童玩具产品的质量标准,默认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存在隐忧和问题。2 国内儿童玩具生产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为降低成本而使用存在安全问题的染料和原料生产玩具内销。 3 长期的“行规”导致国内市场上的玩具存在很多质量问题,而这必然导致增加长期使用这些玩具的中国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和损害。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我们不得要问,质检总局到底是在为谁服务?难道中国儿童与外国儿童有什么不同而要执行不同的标准!难道外国儿童就应该使用质量更好更安全的玩具而中国儿童就应该使用便宜的低劣的有可能损害他们健康的玩具!最后恳请质检总局那些“官老爷们”同情同情我们可怜的孩子,可怜可怜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爱护和保护他们而不是去伤害他们,别再让“三鹿儿童”那样的悲剧一次次重演了!
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真诚的希望生活在祖国阳光下的花朵们能够远离那些泛用的添加剂、不安全的食品、危险的劣质玩具和动荡的社会而健康的成长、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