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富起来了吗?
几十年来,媒体一直宣传“xxx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但几十年过去了,国家早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长几百倍,但总觉得自己不但没有富起来,还比几十年前更穷了。再看看周围的人,绝大部分老百姓和我差不多,甚至不如我。真正富起来的凤毛麟角,可能连1%都不到。
住房确实比以前宽大,但在房贷没还清前,房子其实是银行的。
过去孩子上学,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免费,大学不但免费,还发助学金,完全不用愁。这几十年上大学的确实多了,但需要交学费,从开始时的每年几百元长到后来的几千元、几万元,掏不起学费,孩子又必须上学,只好贷款。
以前孩子大学毕业国家免费包分配,父母完全不用操心,现在需要自己花钱找工作。很多孩子毕业即失业,窝在家里啃老,或者跟着父辈外出打工,拿着大学甚至研究生文凭,干着小学文化甚至文盲都可以从事的工作。
一些家庭买了轿车,但那主要是为了撑门面,否则孩子说不上媳妇,而且是要每月还车贷的。
过去结婚,国家倡导移风易俗,女方要很少彩礼甚至不要彩礼,不过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农村几十块、城镇几百块就能娶上媳妇。几十年来,买卖婚姻死灰复燃,铜臭味越来越浓,女方彩礼越要越多,动辄“一动(汽车)不动(城镇一套房)”,“万紫(万张50元)千红(千张百元)”,娶个媳妇少则几十万,多者上百万、几百万,底层群众很多家庭娶不起,打光棍的越来越多。
过去一对工薪夫妇生养一群孩子都不用愁,全国一年能生一个省,不让生偷着生。这几十年来的收入仅勉强供养一个孩子。不少年轻人不敢恋爱,不敢结婚,结了婚也不敢要小孩。据说去年人口增长创新低,只有区区48万,也就是一个小县的规模。
过去看病,医药费极为便宜,看一次门诊少则几分钱、几角钱,多者几元钱,重症住院少者几十元,多者几百元。行政事业人员公费医疗,工人劳保医疗,二者均100%报销,没有自付比例一说,家属半价。农民享受合作医疗,不但医药费极为便宜,而且好多不用掏现钱,也就是记个账,年底结算。这几十年来医院实行市场化改革,一些原来的公立医院通过改制姓了私,医药费增长极为迅速,看个门诊少者几百元,多者几千元,住院少者几千元、几万元,多者几十万、上百万。行政事业人员虽然还享受公费医疗,但增加了自付比例,一些新药、贵药、进口药完全自费。
过去养老不用愁,家里孩子多,八小时工作制,工作压力不大,闲暇时间多,可轮流侍候;养老院不多,全是公办免费的。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上班五加二,六加一,九九六,白加黑,工作压力特大,很难抽出时间侍奉老人。请个保姆吧,不说每月几千元的经济压力,因对保姆人品不放心,每天提心吊胆。送养老院吧,几乎清一色私人办,每月数千元的养老费许多家庭掏不起,虐老丑闻层出不穷。
过去老人去世,在地里挖个坑,几十元办个丧事。这几十年来强制火葬,死后进公墓,据说一个墓位就要几十万。
过去双职工,一人的工资就能养活一群孩子,另一人的存起来,几乎家家有存款,少者几千元多者上万元,论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现在普通群众家庭有存款的恐怕不多,倒是“负翁”不少:房贷、学贷、车贷、医贷……。
楼确实比过去多多了,高多了,气派多了,但那和老百姓关系不大,绝大多数终其一生,从来没有上去过。
马路确实比过去宽多了,也漂亮多了,但那和老百姓关系也不大,作为普通老百姓,就是骑自行车、骑电动车、骑三轮车、坐公交车的命。
街道两边的美容院、按摩院、洗脚城、娱乐城等鳞次栉比,灯红酒绿,但那基本上都是为有权有钱有闲一族准备的,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过去国家实行公有制,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包括工矿企业、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等,全国人民人人有份。这几十年来经过改革,绝大部分都姓了私,与咱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普通百姓的财产就是自家的房子、车子,经济条件稍好的可能银行还有少量存款,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