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末来一败笔
推荐者按:朋友一篇文章没有地方能发表,我帮他贴上,供大家参考
临末来一败笔
▉ 陈福康
中国2010年上海SB会,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这决不仅仅是上海的大事,而是我们整个中国,我们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凡我中国人,都是希望它办得精彩,完美,成功的。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它也确实办得十分完美,精彩,成功;不过,临近结束,没料到上海SB会事务协调局却会给我们一记惊异的败笔!
近日诸报登载:为了隆重纪念159年历史的SB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经上海SB会事务协调局官方特许授权,采用纯正和田玉精心雕琢而成的 4公斤 和田玉“中华帝后双玺”隆重发行,申城热销。这个举动,本来也可算是蛮有创意的,但官方的报道中却强调:“为了在SB会上向全球展示中国皇家文化的精髓,SB‘故宫国宝——中华帝后福寿双玺’组成了空前强大的专家团队,由……99岁高龄国学大 师文怀沙 先生任文化总顾问,并欣然铭文作序:‘玉玺之王,天地齐寿,日月同辉’。”报上还登出了文怀沙戴着墨镜、飘着白须的玉照,下面的文字赫然写道:“‘中华帝后双玺’文化顾问:国学大师、书法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 家文怀沙 先生。”
这就让人觉得有点恶心了。
谁都记得,仅仅一年前,著名记者、学者李辉发表过《文怀沙的真实年龄/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一文,提出了有关文怀沙人品、学问的三点质疑。虽然此事后来似乎不了了之,文某的年龄到底有无作假,人们不得而知(我听某位与文怀沙有亲戚关系的人说,李辉的质疑是对的);但文某的“国学大师”的假面具,则是毫无疑问地被撕破了。请问,中国学术界有哪位学者承认此人是“国学大师”的?连文怀沙本人,事后也只好老着脸皮对人说:摘掉了“国学大师”的帽子,感到“很轻松”。却不料,上海SB会事务协调局竟以“官方”的身份“特许授权”文某再戴上“国学大师”的高帽子,而文某竟然又“很轻松”地领受了。
文怀沙到底有没有学问,看看他发表过什么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有人“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搜集了他的“著作全目”,一瞥之下正儿八经的研究论著几乎一篇(本)都没有。文某在挨李辉批评后自我解嘲写的半通不通的《启事》中说:“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
所谓“‘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其内容为:“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这就是上海SB会事务协调局封他为“哲学家”的根据吧?(此外还有什么呢?)其实,广大网友早就把这个“真经”批得血肉模糊了。文“大师”不过是想移花接木,把人人皆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者置换成“正清和”而已。不过,他错把孔子孙子思的弟子孟轲提倡的“养正气”,转到了孔子头上;把不知谁说的“尚清气”,转到了老子的头上;又把孔子说的“和为贵”转到了释迦牟尼的头上。经过这样的胡乱倒腾,就成了“大师”自称的“创造的哲学”。真是天下奇闻!这比另一位姓李的“大师”所“创造”的“真善忍”三字“真经”也不高妙到哪里去。
至于所谓《四部文明》,也是荒诞到连名目也不通的东西。人人皆知,“四部”就是经、史、子、集,“大师”却把它作为“四个历史阶段”;明明是汇印的古籍,称作“文献”或“文库”等等皆可,但“大师”却偏要把它说成为“文明”。至于“大师”汇印得高明不高明,我们就不说了,只是这些书都是古人写的,又不是“大师”的著作,“大师”有什么资格说“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
真正荒唐!上海SB会事务协调局竟然以“官方”的名义,“特许授权”封赐这样的人为“文化顾问:国学大师、书法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实在是丢尽了我们中国人的脸!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