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莫极端,摸清底数再落实“新20条”
最新的消息,石家庄自11月21日0时起至25日24时在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等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离该市自11月14日起取消常态化核酸点仅过了一周时间。这一周让石家庄饱受争议成为全国的“网红”城市,支持它的称赞石家庄“吃了第一个螃蟹”敢为人先,批评它的担忧石家庄“盲目放开”会造成疫情扩散不可收拾,而石家庄各大学纷纷“放假”、各幻儿园家长纷纷为孩子“请假”以及各大药店抢购连花清瘟胶囊的疯狂加重了这种担忧。“敢为人先”的举动让人们对官方所说的“三天新冠感染降八成”也产生了质疑,而苏州“落地检”查出43名来自石家庄的学生核酸阳性从某个视角证实了疫情下降确实含有“水分”,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石家庄疫情防控的不信任感,这种恐慌短短几天便从石家庄蔓延至整个河北,有些外省市开始对石家庄乃至整个河北“地域黑”,这就是石家庄疫情防控最近一周发生的事件脉胳。

石家庄11月14日开始“取消常态化核酸点”、落实中央防疫、抗疫“新20条”的举措错了吗?可以说问题很大。并不是错在落实“新20条”,而是错在机械地、盲目地落实,没有摸清底数的落实。如果没有摸清底数,不知道小区有没有疫情隐患,果断决策便变成了武断决策。而在没有达到精准防疫的基础上机械地落实“新20条”,表面上是“坚决落实”,实际上是与中央“动态清零”的决策背道而驰的。对已封控的地区不经调研便“一刀切”地解封,这不就是拍脑袋决策吗?人民群众对中央的“新20条”政策指导意见是支持的,反感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官僚作风,“过度防疫”与“躺平思维”皆是官僚作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让基层的防疫人员无所适从,不造成人群的恐慌情绪才怪。

这次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调整了工作思路,对疫情防控工作重新部署,五天时间连续在六区核酸筛查,我认为是意在摸清底数,该集中隔离的集中隔离,该居家观察的居家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为疫情防控夯实基础,不打无把握之仗。需要提醒的是,有必要全员核酸必须全员核酸,有必要区域封控必须区域封控,一切要以实现“动态清零”为目标。但在区域封控时,一定要协调关照好群众的基本生活,杜绝冻着、饿着、有病不给治疗的极端事件。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疏导群众的恐慌焦虑情绪,不能“一封了之”冷漠对待,走向另一个极端。防疫工作人员的热情很重要,一颗温暖的心肠足以化解任何矛盾。绝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人们对防疫措施也是认同的,这是实现“动态清零”最良好的基础。

摸清底数后,根据科学的大数据落实“新20条”进行精准防疫,防疫、抗疫工作就会进入正常化、常态化。“新20条”政策指导意见没问题,怕就怕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再有就是必须杜绝核酸公司的内部腐败,必须严惩清查出来的核酸腐败,之前发现的问题,阴性的说成阳性的,10人混采弄成30人混采、没采核酸却有了某种结果等种种“失误”,查到一起严查一起,必须重拳打击才能杀鸡骇猴。纵容姑息这些人,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犯罪。只轻描淡写地不与违规公司合作了,或者“罚酒三杯”似的处理当事人,必将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怒,成为不可测事件的导火索。

目前河北的防疫形势非常严峻,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所有河北人都看着呢,必须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才会起到示范效应。河北作为拱卫京、津的省份,必须在防疫工作上扎扎实实地做到最好,京、津才会感觉安全。河北的防疫担子很重,万不可掉以轻心。在复杂的疫情防控中趟出一条“动态清零”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考验着管理的智慧。相信英雄的河北人民一定会战胜新冠病毒,还河北一个朗朗晴天。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