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旧文新读之2——《京戏双摇会》

火烧 2011-11-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张恨水的《京戏双摇会》讽刺多妻家庭矛盾,隐喻利比亚局势,揭示北约与美国在冲突中借机谋利的行为,体现冷战背景下国际干预的复杂性。

旧文新读之2——《京戏双摇会》

   

上月12号,和大家一起读了张恨水先生1942年3月6日发表在重庆《新民报》上的一篇文章《比洪水猛兽狠十分》。今天再把张恨水先生1945年11月21日发表在重庆《新民报》上的另一篇文章《京戏双摇会》和大家一起读一下。

   

原文如下:    

    

 京戏里的《双摇会》,虽是一出玩笑戏,对于多妻的家庭,却有一种很强烈的讽刺。这讽刺是很公道的。对大相公、大奶奶、二奶奶,全用客观的地位,给他描写出来,说他们各有所图,并不单责备哪一方面,这一说,大概也是看戏的人所同感。但对两个劝架的邻居老头讽刺得更烈,却没有人注意。或者看戏人以为这是插科打诨中之插科打诨吧?其实倒不尽然。  

大相公游学回家了,径自上二奶奶的屋里,于是,大奶奶闹起来。左右邻居,一个长胡子,一个短胡子,被吵闹得睡不着,就向大相公闯门而入,问他们为什么半夜三更,吵吵闹闹,骂骂咧咧?及至两位奶奶说明了原因,二邻以掷骰子摇会的手段来解决,而且短胡子就带有骰子。他说:“劝架有不带骰子的吗?”乍听是好文,细想,他是老早有了计划了。摇会的时候,长胡子是大奶奶的证人,短胡子是二奶奶的证人。这也就怪,为什么不能二人同作保人呢?二奶奶得了会,大奶奶气不过,将二老头轰出大门。可是他们并没有白来,长胡子在怀里掏出一把锡酒壶,短胡子在衣襟下摸出一支蜡烛。  

劝架也不会白劝,何况其他?一个家庭,自不宜多妻,既已有此事实,就当想法解决,来个“家和万事兴”。否则,问题解决不了,白让劝架的人捡便宜而已。  

   

全文完。

   

读完这篇文章后,让我好一阵笑。但笑着笑着忽然明白了一点——先生写的不就是今天利比亚发生的事情吗。原来“长胡子和短胡子”是北约和美国的祖师爷。  

你看,别人家里有事,北约和美国就带着骰子“闯门而入”劝架来了。戏里两个老头的计划是“摇会”,挑起事端后,自己好顺水摸鱼;北约和美国的计划是拉 “偏架”,帮助一方得势后,自己再来得鱼翁之利。  

现在利比亚的架已经“劝停”了,北约和美国会从衣襟下面摸出什么来大家很快也就会看全了。已经漏出来的一个角是在凯迪网络上,有文章称“环球网实习记者赵小侠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31日报道,利比亚班加西法院楼顶上数次飘起基地组织的大旗。””(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885310&boardid=1&page=1&1=1#7885310

看来,北约和美国比那两个老头还要很一点----不但要劝架,而且要长住不走了。而且,如果得势一方如果不听话,那就可能变成恐怖分子了。那时,北约和美国就会把这场反“独裁”的战争转化为“反恐”,那最后利比亚的事由谁说了算就不得而知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