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火烧 2022-11-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法律的阶级性与民众知情权的重要性,强调法律必须公开透明,符合大众价值观,避免法不可知带来的风险。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看问题,法律同样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专政工具。在此基础上,如果法律不能够提前为大多数的人所知晓,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也即,如果法律没有事先以书面的形式记载于文本上并为公众所知,那么没有人能确定他此时此刻的行为是否在犯法。法律就会变成一只可以在空中不断变换方向的箭头——它想射向谁,就可以射向谁——而主导射箭的人,自然是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

  所以说,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保障人民对法律的知情权,是社会应尽的必须义务。现在民众对于法律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依据生活常识来判断的这样一种模糊的水平,其表现为合理即合法,如果个人感觉这事没那么过分,那它应该就是合法的,如果感觉这事有点过分,那它应该就是不合法的。这样的一种朴素的认知,不太契合法律的阶级性。因为“个人感觉”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这样的主观感受是跟每个人的阶级立场、生活经验和思维状况等情况息息相关的,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阶级的、不同身份的人的感觉有时是迥然不同的。无产阶级认为的“正确”,也许在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眼中就是“错误”的;资产阶级眼中的“合理”,在无产阶级的眼中就未必是“合理”的。

  因此,如果没有保障民众对于法律的知情权,致使民众只能凭借朴素的生活经验去判定自己的行为合法与否,那这样就意味着民众很可能就陷入了“法不可知”的困境,造成随时可能违法的尴尬处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破解“法不可知”不仅要求法律必须要明文规定,还要求法律必须符合社会大众的朴素价值观,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必须体现鲜明的无产阶级阶级性。

  当然,这是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展开讨论的。在封建社会,“法不可知”的危害对于被剥削阶级更为严重。封建社会中的法律,作为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是被地主阶级垄断起来的知识高地,寻常人家不仅看不懂,而且连接触到的机会都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自然成为了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专政的暴力工具。

  最后,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词语往往有多种意思,所以对于法律的解释权也至为重要。同样一个表达,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解释方法和结果,这种解释权如果不是由大多数人来掌握,也很容易造成“法不可知”的困境,进而成为掌握法律解释权的某一阶级的专利,从而成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正当化根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