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改办为什么如此牛气,纪委什么时候拍死这些苍蝇
职改办是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单位设岗、职称评定和聘任的单位,在县级是一个股级单位,在市级是一个科级单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单位,决定着一个县或一个市专业技术人员的命运。
每年在职称评定的时间里,你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医生、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的不厌其烦奔向职改办的大门,说好话,拖关系,向他们送礼,否则就别想晋升职称,三个字就可以概括:难、难、难。
如果,你是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就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首先是拿表难。拿表的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关系拿到评审表,其中的潜规则,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他们先告诉你没有指数,没有岗位,或者你的年限不够,你学历不够,你的这不够,那不够。可是年年有人拿到评审表,而且通过评审,等到全部齐全了,你也许该退休了。你可以看到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婆子向那些年轻的职改办领导点头哈腰,他们为革命事业奋斗了二三十年,论资历、论成绩都有资格,可是不找关系,不按照潜规则办,年年没有你。不信,你可以走访专业技术人员们。
其次是送表难。送表的时候,还要通过关系,他们会在鸡蛋里挑骨头,也需是经验丰富了,找的理由你就想不到,一次与一次不一样。如果关系疏通好了,就是假的也没关系,也能通过评审。如果不信,你可以抽出同一类型的评审表,可以找到同一个文件,但是不同人的内容不同。这其中的缘由谁能说的清楚。即使找到这些问题,他们也会说,谁能看多详细呢?可是没有关系的人,全部是真的,也得找个理由(理由有千万个)把你否定掉。不信,你可以评过职称的人。
第三是评审难。评审是最后一关,也要通过关系,否则他们会把专业很强、很难的问题给你。你想吧,专家有时候还不能全面掌握,你能全部掌握吗?评定职称的人大多数是基层的,他们外出学习机会少,接触的新鲜事务少,知识和理论当然不如专家了。因此需要找关系,找路子,你只有出局的份。
这就验证了那句老话:不跑不送,原地不动。
如果广大同志们认为我说的不是真的,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来验证。
一是,询问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或学校老师,看看他们的看法。
二是,你可以查一查,职称评定的黄金时间里(也就是县职改办8、9、10三个月;市职改办9、10、11三个月;省职改办10、11、12三个月),那些职改办人员收入(不明资金来源)的变化。当然,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与其他时间相比,你就可以看出猫腻了。
当前,党中央只顾的查大老虎了,可是这些苍蝇什么时候打掉,或者说把这些PM2.5(人民公害)过滤掉,还专业技术人员一片蔚蓝天空。什么时候不让专业技术人员为职称发愁,为职称悲哀,为职称浪费精力,让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把心思用到工作上。如果让他们感到挫折和失败,把怨恨转移到他们的服务对象上,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即使他们通过送礼而晋升了职称,他们会把向上送的礼转移到服务对象上,医生会向患者变相索取,教师会向学生变相索取等等,这样的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得到吗?
一个获得劳模荣誉、省市表彰、县连续表彰的人都无法正常晋升职称,而有的毫无建树,业绩平平的人能够顺利晋升职称,我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已经结束,我不知道职改办的那些人员是怎样写的整改材料,是怎样向人民群众做的保证,呜呼,哀哉,真的把那些老黄牛逼上梁山吗?
王岐山真的能把这些苍蝇打击掉吗?后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职改办人员的关系非权即贵(如某某领导的亲戚),怪不得如此飞扬跋扈,原来如此。
盼望党和政府,尽早把这些苍蝇打掉,还人民一片净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