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冬不太冷:探寻朔尔茨访华的原因 01 背景02 利益03 企图
朔尔茨要来华访问了,关于这个消息一度登上热搜,很多人纷纷进行了解读。甚至认为德国快撑不住了,如果德国再不和中国交好,德国要崩了。还有人认为,朔尔茨来华,标志着拜登遏制中国战略的失败,等等。这种解读都有一定道理,但朔尔茨来与不来,意义不同。他来华访问并不一定向我们求援,不来华,德国也崩不了。美国遏制中国还会继续。
朔尔茨选择初冬季节访华,必然有其内在原因。
01 背景
如今欧洲形势让人感觉不理解,就连外人都看得很清楚,现在欧洲一些国家居然还为美国数钱。俄乌战争实际上是欧洲战争,受损失的是欧洲自己,欧洲本应团结起来抵制这场战争,或者想办法让俄乌谈判,但能做这件事的国家寥寥可数,大部分国家选择跟定美国,宁可自己受损失,宁可购买美国高价石油,他们也愿意,纯纯的“奶牛欧洲”。
本来德国是欧洲的老牌帝国,也就是说还是一个比较清醒的国家,但自从默大妈退休后,接任的朔尔茨执政能力并不被外界看好,一直跟从美国打压中俄。如今突然宣布访华,的确让外界不理解。其实看看现在背景也不难理解。
1.俄乌战事突然激烈。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新一轮的空袭,而且俄罗斯提前向西方国家警告:乌克兰可能要使用脏弹。如果乌克兰使用脏弹,俄罗斯必将对其反击,欧洲有发生核战的风险。或许朔尔茨被俄乌局势打醒了,作为欧洲的“领头羊”,欧洲如果有事,作为“领头羊”必然要发挥作用。所以面对俄乌局势进一步恶化,朔尔茨访华必然有俄乌战争的议题。
2.美国大搞对华“脱钩”。如今美国看到中国崛起,已经沉不住气了,本想利用俄乌冲突先搞定俄罗斯,但俄罗斯并没有搞定。中国并没有卷入战争。所以美国把中国作为心头大患,不断对中国搞封锁,芯片、电池、电动车等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展开围堵,不仅美国封锁中国,还让西方国家与美国一起封锁中国,想彻底阻止中国崛起。
3.中欧关系出现变数。如今欧洲很多国家跟在美国后面,外界不理解,其实这是二战后重建,美国借机控制欧洲,实际上欧洲处于一种被美国半殖民的状态。就德国来说,总体上是按照美国行事,听命于美国。
现在网络都在谈论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是美国间谍一事,这个女人不惜听命美国,阻止中国与欧盟扩大经贸合作,甚至对中国说三道四,目的就是配合美国切割中欧关系。
即使以前对华友好的欧洲国家都变脸了,比如芬兰的总理也呼吁欧盟不能过分依赖中国。要知道芬兰与中国什么利益纠葛,但现在也站队美国,反对中国。
4.德国内部危机。朔尔茨现在很难,他的政府是联合绿党组成,而绿党就是一个彻底亲美的政党,面对国内能源短缺,民众不满的情况,身为绿党的外长及经济部长,依然对华强硬,不惜与中国脱钩。
面对国内情况,朔尔茨访华,实际上就是代表了现任政府已经谈妥了。因为德国早已在中国尝到了甜头,想突然离开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朔尔茨要访华,而且带着一些大公司老板和大财阀来,如果德国看到利益不动心,那德国真如其他任美国宰割的国家了。
02 利益
从媒体资料看,朔尔茨宣布访华前,欧盟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据说这次会议议题居然是欧洲对华关系,奇了怪了。如果俄乌冲突打得激烈,有可能动核了,欧洲居然不在意,居然把目标对准中国了。
欧盟目标对准中国不奇怪,因为会议是冯德莱恩召集的,网媒都说冯德莱恩是美国在欧洲的卧底,冯德莱恩当然要替美国做事。
欧盟这次会议秘密等级很高,要求与会人员不允许带手机进入会场,看来欧盟肯定研究对付中国的图谋了。
果然如猜测那样,欧盟召开会议后,除了匈牙利以外,很多欧盟国家对中国强硬起来。就连以前想当老大的法国也跟出来支持欧盟与中国脱钩的决定。德国朔尔茨一改往日对华强硬,说了一堆两面讨好的话。既支持欧盟的决定,但也认为与中国“脱钩”不现实。
朔尔茨这么两边讨好的说法,实际上就为他宣布访华做了铺垫。
朔尔茨冒着得罪美国,不惜与欧盟另一个老牌帝国法国翻脸的前提下,突然宣布访华,就是为了德国的利益。
德国与法国不同,现在马克龙为什么对华不友好,而且紧紧跟着美国呢?
现在法国已经被美国搞得一塌糊涂。对外又无法与德国竞争,当年有名的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由于销量等问题,法国已经不在中国生产这两种汽车了。于是法国对外宣布,只向中国出口整车,预示着法国要与中国在汽车技术上进行切割。
本来法国可以继续在中国拓展产业,毕竟中国市场很大,而且中国汽车业快速增长,如今法国却要退出来,丝毫不顾及中国为法国所做的保障工作。原因很简单,除了法国汽车无法与德国竞争以外,再就是马克龙向美国低头。
但法国太高看自己了,就如二战时以马其诺防线坚固为傲,最终输得连裤衩都没有了。这些国家最终受伤也没人可怜。
相比法国,德国的汽车在中国依然有大量客户,像BBA这些豪车,都是德国的。德国豪车在中国销量逐年增加,甚至中国人以买BBA作为身份的象征。只要德国汽车在中国有巨大市场,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必然要在中国,如果德国与中国脱钩,德国BBA豪车厂家恐怕难以为继。除了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在中国也有巨大的利益。
所以朔尔茨访华,主要为了德国利益而来。如果他要放弃中国市场,朔尔茨将成为德国历史罪人。
03 企图
朔尔茨访华除了为了德国在中国利益以外,作为西方领导人,朔尔茨与默克尔不同,他与美国关系很亲近。毕竟默克尔是东德培养出来的领导人,她明白德国强大离不开中国。但朔尔茨就不同了,他是战后被美国洗脑的一代人,与中国交流会抱着意识形态看待中国。
但在德国利益上,朔尔茨还没像绿党那些人那样脑回路不行。美国要求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朔尔茨认为至少现在这种路走不通。所以他总体是反对与中国脱钩的。但不要认为朔尔茨认为不与中国脱钩,就会对中国友好,并进一步中国合作。因为朔尔茨现在这样认为。
从朔尔茨上台后访问亚洲首选的国家来看,他选择的是日本,并没有访问中国,这就验证了朔尔茨跟定美国了。
至朔尔茨现在突然宣布访华,除了利益以外,朔尔茨也有更为远的策略。
现在谁与中国友好交流,美国都会出手阻止。所以西方国家如今大部分跟着美国打压中国,并与中国进行“脱钩”,所以朔尔茨也要走这条路,只是他先用“缓兵之计”,向美国说明目前“硬脱”不现实,然后逐渐与中国“脱钩”。
所以朔尔茨这次来还是谈合作的事,毕竟如今德国经济很糟糕,如果现在脱,德国必然衰弱。朔尔茨目前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面对俄乌冲突不断进行,朔尔茨或许是个清醒的人,他知道受伤的是欧洲。但现在欧洲与俄罗斯已经弄掰了,想与俄罗斯谈,已经进入谈判的死胡同。但中国则站在中立角度,与俄罗斯始终保持友好关系。在朔尔茨眼里,中国或许能帮助德国,让俄罗斯中止进攻乌克兰,到时德国的能源危机也解决了。
不排除,朔尔茨以这个理由与美国通过气。但美国怎么可能放弃呢,美国是俄乌冲突的“最大拱火者”,只要美国不援助乌克兰武器装备,让乌克兰与俄罗斯谈判,欧洲就能安静下来。
朔尔茨虽然亲美,但他也会意识到美国对欧洲的企图。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就是美国所为。美国目的很明确:彻底切断俄德之间的能源贸易。朔尔茨如果再不拿出点措施来,估计会被德国人赶下台。
朔尔茨访华除了安抚国内不满的民众,朔尔茨或许将为未来与中国“脱钩”进行谋划。有资料称,德国与俄罗斯能源贸易太深,导致德国依赖俄罗斯。而德国经济对中国依赖性也很强,即使美国不阻止,朔尔茨也不想出现这种“依赖”,肯定会想方设法减少与中国来往,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朔尔茨此次访问不会取得什么成果,因为在中欧关系低迷的大背景下,仅靠德国无法扭转这种局势。德国过得很难,不过相对法国要灵活。
因此,朔尔茨访华,不要指望中德关系还像默克尔时代那样。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