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10年
很巧合,互联网深入国人生活,世纪之初算是起点。这是这个古老文明备受考验的10年,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10年,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激烈交锋的10年……
互联网10年,是女性宽衣解带的10年。最初,从西方影视中学来的此类行为被视为“文明”开化,而互联网的兴起,更多的争相“走光”,东方的“面子”观徐徐落下,更甚者则直接脱,最不堪者则落入交易。你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的分配结构,可是哪个被交易的女孩子不是母亲的丫头?
互联网10年,是信仰迷失的10年。大牌新闻评论人也在唠叨着寻找“信仰”,引来一片嘘声。在这个文化中,那原本也是一个世俗化的东西,但你不得不承认那也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马主义最关注劳动人民,但他在努力解决吃饭穿衣,却毫无玄幻的精神生活,连毛也说要去见他,但他却不在那里!
互联网10年,是特权等级出现裂痕的10年。近代西方,科学从思想上,也从社会上对等级制度起着瓦解的作用。而这个10年,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互联网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此类力量,尽管如此,这个独具魅力的东西依然在顽强地扎根,但或许这个“裂痕”的作用在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才会充分显现!
互联网10年,是全民随着资本起舞的10年。此前,舞曲声已经响起了,股票是这支音乐中的打击乐。而进入这10年,随着土地经济的加入,然后通过互联网,令人血脉膨胀的音乐一发而不可收拾,全民随之起舞,资本的舞蹈啊!多少人徜徉其中?
互联网10年,是幺蛾子满天飞的10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幺蛾子本来是飞不高的。可是,互联网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仿佛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让那么多的幺蛾子染着发、画着眉、涂着口红,卖弄着阴气十足的诗篇,就扑楞楞飞起来了,不禁要问,苍鹰都哪里去了?精神偶象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