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行人与另类护狗
有两则新闻,让人很不平静。先说冷血行人。10月13日,在佛山五金城,一名约3岁大的小女孩在市场玩耍,突然一辆面包车把她撞倒在地,前轮压过,司机又加油门后轮从女童身上压过,小女孩躺在路中心动弹不得,但尚有生命迹象。之后共有18位行人经过,甚至还有带着小孩的母亲,也有停下来看热闹的车主,但却没有一位愿意拉小女孩一把,也没有人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任由小女孩在原地痛苦地呻吟,任由车辆从她身边经过。最后是一位拾荒的阿姨把小女孩从路中心抱到路边,并到处寻找被撞小女孩的妈妈。对此有人痛心疾首道:冷漠,刺痛了人心。在惨案中,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了面色冷漠的众生相。痛感、悲悯心匮乏,仿佛“人性方向盘”失灵的推土机,横冲直撞,尽情碾压着道德伦理的底线。灾祸与“冷漠围观”结伴而行,已是当下尴尬的情景。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车辆两度碾压,18人无一搭救,冰冷的看客姿态,印证着道德底线下移的喟叹。
再说另类护狗。 10月14日下午,自贡市贡井区北环路雷公滩社区内一家废弃的别墅内,狗贩在装载土狗上车准备运往广西销售时,被动物保护志愿者阻止,并随即通过微博引来各地志愿者与贩运者交涉。直到9月15日晚,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双方才达成协议,由成都“爱之家”和四川启明动物收养中心两家分别收养这900多只狗,从救助的角度,志愿者给贩狗者6万元的补助(四川新闻网10月14-17日)。
对此,新浪调查在“自贡流浪狗你怎么看”这个大题目下,出了三道选题。其一,你支持拯救流浪狗这个行动吗?点不支持的占49.6%,点支持的占42.6%;其二,你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点“合法的商业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献爱心也要合法”的占48.7%;点“狗是人类的朋友,不能残忍的去捕杀他们,更不提倡广泛吃狗肉”的占41.7%;点“并没有相关法律不让捕杀食用狗肉,这种做法并不违法”的6.1%;其三,保护狗还是保护合法财产?点“非法阻挠别人正常经营,也不是正确的选择”的占54.8%;点“保护狗狗也是保护人类的好朋友”的占40.9%(截止10月17日)。看了这个调查,笔者感到这类护狗很另类,在另类护狗这个问题上,还是理性的人、依法处置的人占了多数;这样的阻止反“咬”住了自己的手,使所谓的“爱心”大打折扣。为什么这样说?就在于采用这样极端的手段来“护狗”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这900多只狗绝大多数是土狗,属于家畜,其肉是可以吃的,收狗贩运也是合法经营,这些阻止者之力用错了地方;其二,人家花了12万元收来的狗,美其名曰以“补贴”的名义,仅用一半的钱就买下来,有强买强卖之嫌,其蒙受的损失让商贩承担不公平,联想到这类护狗已不是个案,受损的都是商贩,立法规范这样的行为已是势在必行;其三,既然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贩狗,商贩有收狗的权利,百姓也有吃狗肉的权利,这些志愿者强行终止了这笔交易,你叫人家以后如何取信于民?再说了,你有这个能力让这些本该减员的狗活得有尊严吗?面对养狗成风日已飙升的狗情,面对严重消耗资源、很不低碳的“养狗成峰”,我们为什么不把有限的人力、财物投放到人权的本体上来呢?
结语:两则新闻,一个缩影,以强烈的对比,鲜明的色彩,照出当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人狗不分到了何等的地步!一边是宁愿花大钱,大造舆论,不惜违法的、兴师动众地护狗,一边是不愿举手之劳拯救一名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之扭曲现象,折射为数不少的国人在市场经济铜臭风熏陶下已经堕落到了人不人,狗不狗的地步!而仅靠文化体制改革显然达不到挽既倒于立起、雄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