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色摇篮》观后感

火烧 2010-07-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围绕《红色摇篮》电视剧展开,深入探讨毛泽东在革命中的贡献与遭遇,分析党内路线分歧及政治运动影响,强调领袖人格魅力与人民情感认同。

《红色摇篮》观后感

http://qun.51.com/amo2517398/topic.php?pid=3277

《红色摇篮》已在中央一台黄金时间播放完了,它填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一段空白,值得庆幸。
这段空白,为《长征》、《延安颂》、《解放》无法替代。所谓空白,系指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党内路线分歧的真实情况。长期空白的原因,或许在作品如何处理当时一些中央领导人的错误——这些领导人,都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现在说到建国以后,只有毛泽东一人错误,只有他天天整人,胡作非为。这种历史判断,出自一种政治偏见和政治需要。在《红色摇篮》的时期,倒是只有毛泽东一人正确,别的同志整他了;其他同志的正确,只是因为拥护毛泽东。
王明、博古诸人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这些刚从苏联回来的青年海龟,大抵为干事、秘书一类,因为读过马列本本自命不凡。一俟上台,遂成王明路线。
周恩来与朱德,都是留过洋,受过正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共产党人,他们和王明之流的区别在于,没有食洋不化。他们在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中,亲身感受到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的真理性,从而自觉以服从真理为己任,心悦诚服地拥戴毛泽东为自己的导师,革命的领袖。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洋人的脸色、洋人的态度,一直是让许多中国人忐忑不安的重要因素,“外国人说话了”,这简直就成了权威、成了命令。在长期的媚外宣传鼓动下,外国的一切都是优越的,凡事只要沾上一个“外”字,立马身价暴涨,大到工作岗位、学历资格,小到住宅楼、商品品牌,只要有“外”的痕迹就超凡脱俗、非等闲了。
立三路线主张进攻大城市。打武汉,朱毛不赞成。彭德怀半赞成,转攻长沙,深陷重围,由朱毛救出。现在王明中央复令攻赣州,苏区中央局成员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坚决执行,毛保留意见,最高领导人周恩来劝毛“休息”。所谓休息,就是调离军队。彭德怀三军团历时33天,城未攻克,损兵3000,腹背守敌。项英代表中央局请毛出山。毛力主攻漳州而解赣州之围。待漳州攻下,军民欢腾,中央仍指示,“主要危险”是毛的机会主义,要大批特批直到组织处理。以至项英为难:赣州失败叫正确路线,漳州胜利叫错误路线,怎么批判呢?
来自上海洋房的瞎指挥,使前线将帅无所措手足。所以能够瞎指挥,靠“共产国际”的洋教条。他们不做实际工作,不接触工人、农民。却要指手划脚,到处发号施令。
建国后的政治运动,屡屡发生整错人、整过头的事情。我们虽然不愿它出现,但毕竟出现了!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实事求是的分析原因总括这些政治运动。不应该感情用事,更不应该夸大和造谣,进行中伤!
挨整,整错了,整过了,有委屈。毛在苏区挨整,作为党的缔造者被开除党籍,作为红军的缔造者被剥夺军事指挥权,打了胜仗成为错误路线,作为根据地的缔造者被赶到山上“休息”,享用他的成果,又整他,他没有委屈?他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身份为伍豪叛徒事写文辩诬,王明一派只想发点小广告了事,反指毛“没有资格”,他没有委屈?三个儿子远在国民党盘踞的上海,贺子珍生一女,没有见面即丢失,他没有委屈?
喜欢在毛泽东身上挑毛病的人,称他领导的革命是“农民造反”,他是“封建帝王”、“民粹主义”、“独裁专制”云云。但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无故加罪、以功为过,如果毛泽东不是彻底而忠诚的共产党人,则可能(一)不革命了,甚至闹到谁给钱多、给官大,就跟着谁干,百姓死活一概不问,卖党卖国在所不惜;(二)不跟着当时的中央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地,走人,换个地方革命,再立一个共产党;(三)造反了,以毛在军中威望,收拾几个忝居中央高位、在头上撒尿的娃娃,不过举手之劳。
但是毛没有。他在党的会议上公开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一方面又服从中央的、多数通过的错误决议。他在被迫“休息”的日子里,既不从此逍遥、颐养天年,胜败与我无关,更不牢骚满腹、怨天尤人,靠指责别人的错误度日,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继续为党工作,一俟复出,立即投入战斗。
延安整风,毛领导清算王明路线,算的是党的胜败进退和民族兴亡的大账,不算个人的小账。对犯错误的同志,也要求不过分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历史环境。
在党的历史上,功劳之大,委屈之大,遵守纪律,顾全大局,毛泽东是第一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毛也是第一人。
曾有一则报道: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和母亲去北京秦城监狱,接罗瑞卿回家。车到金水桥,罗瑞卿让司机把车开到天安门毛主席像前。衣衫不整、一脸卷容的罗瑞卿拖着残腿下车后,两腿立正,双眼凝视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神情肃穆的举起了右手,当他的手缓缓抬起后,突然意识到此时的他虽身穿绿色的破旧军装,但却无领章、帽徽。放下右手后,罗瑞卿双腿并拢,向着毛主席的画像三鞠躬,当他抬起头时,无声的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淌下。罗点点大惑不解?非常激动而又生气地质问她的爸爸:就是这个人让你蒙受十多年的冤屈,就是这个人让你蹲进了秦城监狱,你人还没有到家,却还对他这么虔诚?你应该恨他!罗瑞卿不等女儿说完,立刻大声愤怒地说:你小孩子懂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这是女儿长这么大罗瑞卿第一次对她发这么大的火,特别是在罗瑞卿入狱后一家人刚刚团聚的此时,罗点点惊愕的不知所措,她委屈的哭了。回到家中,罗瑞卿第一件事是在家中为毛主席设立了灵堂,臂上带上了黑纱。应该是释放回家的喜悦心情依然没有被毛主席逝世哀痛的心情所取代。他对女儿讲:毛主席对中国人民、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生前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是一个最伟大的人、最无私的人。虽说他发动文化大革命,我们受到了冲击,但他的出发点没有错,他的良苦用心是好的,就向一个父亲为了一个家做错了事,做儿子的能怪罪他的父亲吗?罗点点听后,并不十分理解,怀着一种复杂矛盾的心理,在日后的生活里,观察着父亲、观察着纷杂的社会,渐渐地由不理解到理解。(可能有人会说,这就是愚忠,绝对应该反对,将军也不应该这样做。)可事实就是:我们的将军就是这样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坦荡,不仅他们这一代这样,他们的下一代对开国领袖毛主席百分之九十也是这样理解,这样看待。这是什么?这就是领袖的人格魅力!这就是不朽的中华魂!!!
我在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也是挨过整的人,正风中被划成老右,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劳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了"走资派",,被造反派,批斗、带高帽、游街、罚跪、搞"喷气式"等等,无所不用其极,整得死去活来,刘少奇还没有打倒,我就被打倒并被开除了党籍。监督劳动了几年,真是不堪回首。但我对毛主席没有怨恨,只有怀念,没有动摇过信念,……始终坚信毛主席!
可能有人说,这是个人崇拜,是封建残余。那就更荒诞了,综观世界各国,个人崇拜还少吗?最普遍的就是明星崇拜。因此,不能够简单的下结论。文革中,有人别有用心的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庸俗化的宣传,并没有增多人们对毛的崇拜。相反由于极度的个人崇拜,造成了很大损失,这个教训值得记取。但是不等于说毛的威信是宣传的结果,也不等于人民把毛当作神,而是对领袖的热爱。有一个老军人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毛主席对于你们是不是有象神一样的崇拜心理?他回答说:“怎么会呢?他是我们的领袖,是我们最亲的人,老百姓都有心里话都想和他说。怎么会当作神呢?”什么“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简直是扯淡。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称,他们想念毛主席啊!毛主席已经走入人民群众的心中。怎么能说是个人崇拜!
历史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把毛泽东变成了一种主义的象征,一种文化的标记。这和个人崇拜完全是两码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