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的技艺--文学的生命在哪里
——文学的生命在哪里
文学即人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观念。人是什么?这就是当下需要人们回答的问题。
文学,表现人生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文学必须充满激情,充满人性的力量。人学重在人的情感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所激发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表现为什么扣人心弦?关键是他创作所具有的内在的激情与苦难对人道德的叩问。人学是复杂的,正如人类个体是极为多样复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一样。正是在极为复杂的相关作用中所表现的人类所固有的精神张力,彰显人的精神的崇高与伟岸。
何向阳在《文学的功德》一文中说,文学的工作,就是不懈地发掘这种不屈于困境的强大力量,就是表达在无情力量之上还有一种有信仰的抵抗,还有一种真理和善的力量存在着。通过文学创作,文学家以正直的心去印证这力量的存在,并信仰这种力量必将战胜和取代无情的力量。
事实上,朴实的百姓善良的是多数,这些多数如何形成一种真正的统一的力量,焕发这种力量就是人类真正的“政治”,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又红又专的新人培养的实践。
为什么在西方会出现“黑色幽默”、“荒诞戏剧”、“现代迷茫”,并成为时尚潮流?这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喜欢的“腐败文化”,这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分化瓦解。这是资产阶级的现实需要,也是资产阶级命运的必然。这是与人类更高的文明方向相背离的,因此也是必须批判的,进而批判整个资产阶级私有制掠夺行为及其所谓的“狼文明”。
整个人类需要高昂的不屈精神、弘扬人的共产主义价值,消亡国家压迫机器职能,推翻资产阶级所带来的“拜金主义”、“拜物教”文明的统治。
中国现在的“哈韩”、“崇美”就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浪潮。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政治文化问题。毛泽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为人民艺术家指明了道路。但是,时代不同了,资产阶级形成了潮流。这难道不应引起人民反思吗?
文学的生命就在于对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抗拒,就是要昭示人类更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作家应该以自己“独特的写”、“写独特的人”来把百姓中的高贵者的精神发掘出来。金子就埋在大众之中,发现并彰显他们的善良、倔强、勤劳、勇敢,就是文学家的工作,把人民的优秀儿女的日常生活表现得生动有趣,波澜不惊,沉默中的奉献,表现出来。这些典型,性格的冲突,阶级斗争的“你死我活”,一幕幕生活画卷具有真正“永恒”的价值。
不是没有伟大的人民,只是没有伟大的发现者,正如“美”是常在的,需要发现者一样。文艺工作者必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成为劳苦大众的贴心人。
文学的生命,就在于文学所呈现的形象具有吸引人、影响人、推动人奋进的力量。文艺不能蜕化变质为“刺激生理反应”的下流丑态的张扬物。
必须以世界名著为超越的目标,向新中国的优秀作家学习,写出新时代的《红日》、《红旗谱》、《红岩》,写出新时代的《沸腾的群山》、《艳阳天》来。西方的伟大作家写作品是极为深刻的,但那是揭露私有制社会的本质。社会主义革命要求写出全新共产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政治创造、人民的奋发勇为的面貌来。这正是创新的新纪元。那些无知、浅薄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也需要先锋队开路引导。创造需要的是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挖掘金子的耐性和创造“惊艳”与“隽永”的技巧、心灵。
文学正是在物质掠夺、精神荒漠中唤起精神的“起义”,才具有了自身价值和独特力量。这需要有才情的人们,真正为普通的百姓而感动,不是为“自我”,而是为人类的未来发掘真正精妙的人生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