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定博弈胜负
文化决定博弈胜负
--评时寒冰新著《经济大棋局》
从网上购得时寒冰新著《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一书后,我用一天的时间将其读完,收获良多。
诚如序言中所说,“这部作品信息量之大,可用小百科全书来加以形容”,作者博览群书,透过经济趋势的表象,看穿其内部深刻的背景,融汇大量的数据来揭示当今世界格局中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各大国如何用经济、政治、军事手段,来谋篇布势,争取胜局,分析出中国经济政策中需要借鉴与警惕的软肋和潜藏危机,为国家决策提出了足资借鉴的珍贵应对策略, 时 先生的深谋远虑、卓越才华,尤其是其拳拳爱国、爱民之心令人赞叹感佩。
时寒冰 先生分析了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三种战争形势:
一、 石油战争;
二、 粮食战争;
三、 汇率战争。
其中,最为恐怖的是粮食战争,石油、汇率问题还属于经济范围,如果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必将引起动荡;草率转基因,应对失策,则有灭种之患,当几代之后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果将无可挽回,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恐毁于一旦。
对手虽然凶狠、狡诈,但其诡计经过时寒冰、何新等一批智者的揭露,已暴露出来狐狸的尾巴,相信国家会采取应对策略。
不妨把本书比为良言美玉,晶莹剔透,价值连城。
当然,个人对 时寒冰 先生书中一些观点并不能完全赞同,比如以下两点:
一、舆论战。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一战场对手一直在重兵推进,不仅在互联网,而且在个别主流媒体尤其是国人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节节取胜,书中对此没有论及,而对“普世价值”颇为推崇。
所谓西方“普世价值”,不过是干涉、颠覆别国内政的借口;所谓“自由人权”,不过是推行纵欲享乐的腐朽生活方式。
舆论战(电影、互联网、书籍)背后是文化战,帝国主义物欲至上的发展方式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给地球带来的不是绿色,而是深重的危机。人类要想建立和谐世界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这一方面中国应当仁不让,继承、发展、弘扬,为世界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兵圣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我中华文化儒释道为其主流,儒家格物致知,佛家明心见性,道家天人合一,无不以完善自我修养,排除物欲对人思想桎梏,避免让人成为金钱物质的奴隶为崇高追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儒家经典;《大藏经》佛家经典;《老子、庄子》道家经典为其思想主流,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戏曲为其美之追求,中医针灸周易武术经络为其健身之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岳飞辛弃疾毛泽东等为其武备,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浩淼之胸怀,兼收并蓄之气度,领先世界千年,近代中国之衰落,道德之滑坡,并非中华文化之落后,而恰恰是近、现代中国盲目崇洋,抛弃中华优秀文化的直接后果。
对策:在全社会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清除西方敌对势力对媒体的掌控,重回网络、电视、报纸主导权,全面宣传和树立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健康文化。
对内:一方面回归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人之修养,重建礼仪之邦;另一方面,加以法制,惩恶扬善;同时加强科技军事,以武止戈。
对外:推动中华文化输出,对抗西方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共建和谐世界。
这样不仅中华复兴,世界也将受益匪浅。
二、国有企业的作用和定位
中国稳定的基础是国有企业,在某些天然垄断及国计民生行业,国有企业起到了国家稳定“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如果都放开为民营或合资,后果不堪设想,这一观点与 时 先生不同。
对策:在国民经济粮食、电力、电信、金融重要等领域回归国有经济,收回外资主导权,将各行业主导优势品牌重新掌握在中华民族手中。
《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最有参考价值的是第十章“我们怎么办”中的内容,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作者提出继续坚持“资源为王”的投资理念,用稀有资源固化财富。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其中第五节“公心至上”,“必须走出对财富盲目渴求的桎梏”,“我们需要找回笑容,用信仰和完善的制度”;“不给诱惑留下机会”;“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是纯粹的、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是安全的、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是高贵的”;“在唯物的世界,物的最高境界无非是金钱、房子、车子之类,实际上,真正宝贵的是精神的世界”;“获取财富永远不应该成为终极目的”;“愿每一个炎黄子孙,深怀感恩之心,坚守道德和良知的底线,坚守正义和理性的原则,推动中华民族早日实现复兴”等等温暖的话语,屡屡让我感动莫名。
看来,正如乔良将军所评价的 时寒冰 先生正在从一位经济学家变为青年思想家,正在从对经济的关注,进而到“心灵和思想”层面的思考,用儒家的话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