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黎阳:中非合作论坛——远见与英明

火烧 2006-11-0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7
文章探讨中非合作论坛的远见与英明,分析中非关系升温背后的原因,强调中国在非洲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及历史基础,突出中国对非洲的真诚支持与实际贡献。

黎阳:远见与英明

黎阳

2006.11.3.

中非关系现在越来越热乎,热乎得让一些西方国家又眼红又吃醋:“要见非洲国 家首脑要去北京找”、“新殖民主义”、“仅仅是为了开发非洲丰厚的自然资源 ”、“忽视人权以及环境标准”、“为了推销中国劣质廉价的产品”……想见识 见识什么叫“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吗?看看这些就行。

有趣的是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似乎空前一致,都为发展中非关系叫好。连一贯痛 骂当年毛泽东“勒紧裤腰带支持世界革命”的“精英”们这回也乖巧地闭上了嘴 巴。可见他们也嗅出了甜头。

这令人想到了四条:

第一,要论实力和影响力,西方舆论机器绝对世界第一。但为什么这次不灵了? 为什么这么多非洲国家如此一致信得过中国,而不理会西方舆论的挑拨离间?显 然,决不是因为中国今日某些“精英”们能言善辩,也不是因为某些“精英”善 于给“有关人员”“好处费”。那些小把戏拿到国际政治舞台上玩不转。

说到底,这是应了中国的两句老话:“事实胜于雄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 人心”。

只要想想这些就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总理提出的中国援 外八项原则(1963年);坦赞铁路(1967年);马里种茶记(1960年);非洲医 疗队(1960年),还有各种各样的援建工程……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半个多世纪 前奠定的基础,没有那么多桩桩件件实实在在的具体事实,凭几个“精英”去卖 弄头衔和三寸不烂之舌来临时抱佛脚,能有今天的中非关系吗?

当年中国修坦赞铁路时西方舆论曾大肆宣扬“中国的筑路工人实际是军队”、“ 要政变”、“要输出革命”,当时着实让一些非洲国家紧张了一阵子。结果呢? 虚惊一场。现在人家已经有了经验了,西方舆论却还只会故伎重演,连包装都不 会换一下,能怪人家嗤之以鼻吗?

第二,在跟非洲的关系上,中国能做到的,为什么日本和印度做不到?是他们不 重视吗?显然不是。是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够吗?显然也不是。是他们侵略过非洲 吗?显然还不是。仔细比较一下各自跟非洲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大的差别恐怕就 一条:中国敢为非洲国家仗义执言,为此不惜公开跟整个西方世界叫板。就连跟 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判改善两国关系时也决不忘记坚持在联合公报里写上:“中国 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 ,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 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 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 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 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这就象国内被剥夺了“话语权”、被“精英” 们欺负得走投无路的的“弱势群体”们对敢为他们打抱不平、公开说出他们想说 而没机会说的话、帮他们做想做而没条件做的事、节衣缩食帮他们度过难关的硬 汉会是什么感受?会是什么态度?他们会跟什么人更亲近?是这样敢于仗义执言 的英雄好汉,还是那些只会帮着贪官阔佬恶霸欺负穷人、来回耍两面派的打手奸 商一般的“精英”?

第三,今天的中非关系越热火,越让人由衷钦佩毛泽东的远见和英明:现在才认 识到中非关系的重要只能叫“识时务”,而毛泽东几十年前就预见到了这种重要 ,那才叫“远见”。预见到了还不算,还能制定出正确的交往原则:坚决支持非 洲独立,并以大无畏的勇气坚持这个原则、不为一时的假象所迷惑、不被暂时的 困难所吓倒,终于有了全面开花结果的今天这个局面,那才叫“英明”。半个多 世纪前,中国那么难,毛泽东就敢决策为非洲仗义执言,公开叫板整个西方阵营 ,支持非洲搞民族独立,省吃俭用援助非洲。(那时谁能设想对非洲国家的援助 会有回报?“精英”们不是一贯因此大骂毛泽东总是赔本交穷光蛋朋友吗?)没 有这个垫底,中非关系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有如此远见和勇气,这不叫英明又 叫什么?

第四,中国跟非洲关系的根本是什么?老实讲,但凭实力,无论是“硬势力”还 是“软实力”,西方国家都还超过中国,至少不比中国差。但有一条中国远远超 过其他任何国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包括非洲民族的文明,主张平等互利, 互不干涉内政。而充满“西方文明优越”意识的人就做不到这一点,非对人家的 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不可。一个讲究“文明的冲突”,一个讲究“文明的共存共荣 与相互交融”。哲理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要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首先就得承认一个基本原则:不同的文明可以有差 异,可以有短长,但不可以有“优”“劣”,不能说哪种文明是“劣等文明”, 哪种文明是“优等文明”。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其长,也有其短,所以需要相互 学习,取长补短。这正是毛泽东对待民族文化文明遗产的一贯原则:既不盲目否 定,也不无条件崇拜,而是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 陈出新。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文明如此,对其他的文化文明亦如此。有了这种哲理 ,才会承认毛泽东的主张:“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才会承认“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才会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不承认这一条,结论就只能是:“西方文明优越”,唯独西方文明才是“先进文 明”,其他文明都是“野蛮”、“落后”,活该被“淘汰”,由“蓝色文明取代 黄色文明”,“海洋文明战胜大陆文明”。“殖民主义传播了文明”,功劳大大 的,所以侵略“有理”,掠夺“有理”,压迫“有理”,剥削“有理”。中国多 亏了殖民主义从海上入侵,“创造”了上海这些“沿海文明地带”,才给“野蛮 ”的中国大陆送来了“现代文明”,所以“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它的文明发展是 一个呈梯度推进的状态,总是东部和沿海先进入文明,然后逐渐影响到中部,中 部影响到西部”。中国要“文明”,就必须脱胎换骨“去中国化”,按朱学勤之 流“精英”的主张办:“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 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来代替少数帝 王将相的历史”。中国如此,非洲更不在话下,都是“落后文明”,这也不对, 那也不行,必须彻底抛弃一切“野蛮”“愚昧”的民族文明,乖乖按“先进西方 文明”的价值观来办:“全球化”、“全面国际接轨”、“人权高于主权”…… 就凭这些,岂能不招人厌恶?

可以肯定,当年中国如果是如今的“主流经济学家”这号的在决定非洲政策,一 定决不肯做“赔本的买卖”,一定不会为“野蛮落后”的“黑非洲”而得罪“先 进文明”的西方大老爷,一定是“嫌贫爱富”,只巴结阔朋友,不理财穷朋友, 全力以赴抱西方粗腿,专向非洲国家翻白眼。直到需要人家的石油矿产和市场了 才想起来赶紧去厚着脸皮拉关系。如果当年是这些投机奸商一样的“精英”把持 中国的外交,那今天中非关系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即使有今天的局面,如果不 加警惕,不加制约,按“精英”们的主张,“要像戒毒一样戒除政府管制”,任 凭个体户们象当年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那样到处搞假冒伪劣、招摇撞骗,结果必 然迟早搞得声名狼藉,甚至被人家轰出来,使中非关系大受损伤。总之,按“精 英”那套趋炎附势的实用主义,根本不会有今天的中非关系。跟毛泽东的远见与 英明相比,那些“精英”之卑劣渺小简直无法用文字形容。

中国跟非洲的关系现在已经走上了互利互惠的轨道,好处和重要性人人都看得见 也摸得着了。从中受惠的自然也包括了那些不遗余力大骂毛泽东、无孔不入诬蔑 毛泽东对外政策的“精英”。这些人在享受着毛泽东时代奠定的非洲外交政策的 成果的同时,却念念不忘攻击毛泽东,对毛泽东当年的远见和英明只字不提。占 了便宜还要骂娘,这种人算不算无耻之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