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80后大学生凭什么成为时代牺牲品”的建议
前面说了农村80后大学生凭什么成为时代牺牲品[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6/243859.html]
这里我不想农村大学生再成为牺牲品,更不想农村的与城市,低层与上层的流动越来越慢甚至是停止,我个人认为低层到高层的流动越来越慢慢甚至是停止重要的原因就是:
1、 公有制被私有制替代后,人们越来越花更多的力气去守那份本不应该完全是自己的自己的财产,造成的财产[也就是生产资料]越来越固化,社会的阶层性不公平越来越大。
2、 第二个原因就是通过由教育水平的下降和教育费用的高昂,以及社会投机行为太普遍让知识改变命运的提法越来越远。本身社会上知识改变命运就不太流行,更何况教育水平下降,教育资源不公平,有些甚至还读不起书的现象,何谈社会教育,二次教育等?
我本草民,提的意见人微言轻,只抛个砖。
一方面,现在都知道土地贵重,房子贵重,但农村娃确没钱读书,这是不正常的,农民和农村娃我觉得其实是端着金饭碗在讨饭吃。
二方面,土地不是农民私产,工业里虽然很多国企私有化,但至少还有国企业在顶着半边天,可农村土地承包制变向的完全成了土地私有制,这是不合理的。
我作为农村出来的,我的看法是:
1、 农村适当发展土地集体合作制与土地承包制并存竞争;长期目标是让农民真正从合作制中得到好处,最终让农民自愿的放弃土地承包制和私有制的想法。
2、 土地承包可以终身但要明确只是承包并非私有;目的是确保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基础地位。
3、 对于放弃农村土地承包地的国家应该作出补尝;目的是鼓励农民向工人阶级和土地合作制上转型。
4、对于城市,要让利益集团间进行博弈人民得利,只要有工作的员工其基本的吃住行必须得到保障,否则企业就没存在的必要。
具体的实现方案是:
第一步:对于想在城里安家的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如果愿意放弃土地国家对其进行补尝,补尝时不建议现金补尝为主,建议以保险、住房、就业、等为主,以现金补尝为辅助的方法。比如:
1、 农村学生如果考上大学同时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和户口、宅基地和自留地的,那么国家则免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费,同时为其提供毕业后5年的的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还应该提供第一次购房免息贷款。如果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就业还提供更多优惠,当然这个国有企业优惠建议由将政策下发至国有企业执行,如果有政府进行补尝私人企业们又会大闹不公平了。
2、 对于农民工,如果在城里有固定工作且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和户口、宅基地和自留地的,那么国家应该在农民工第一次购房上提供免息贷款和一定的购房现金,当然也可以改为直接住房补尝到,其标准约等同于农村大学生免除的学杂费标准,同时为其提供至少5年的的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
这样一来,农村大学生读书将再无学费的担心,就业也不会急于先就业后饥不择食,而且为其免除了5年保险,理论上只要再工作10年就可以在城里安心了,对其购房的优惠一方面优先提供保障房,二方面对于第一次购房免除利息,相对来讲压力也降低了。其实房子本来就是炒作,以前追着卖还没人买,现在大家都抢着买自然房价高了,如果没有抢可能房价也稳定了,要大家不抢首先得让主要的购房者们吃定心丸,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房子。
而主要购房都,所谓的钢性需求,不正是想在城里安家的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些吗?只要把这群人的后顾之忧打消了,房价还怕不稳定吗?
第二步:对于放弃的土地国家首先满足在农村还没有耕地的农民,如果农民都有耕地则应该将这些土地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实现农业集约化或公司化生产,员工则就近当地村民中录取。
政府官员对集体土地的管理水平将成为官员评比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对这种经济应该努力的扶持,让这种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得到体现,让农民们真正从集体经济中得到好处,也许刚开始时这种经济会受到抵制,但久了情况我相信会改变的。
比如,农村有多余的土地,有政府来动作这些土地,每家取一个劳动力,每周一到周五劳动,周末休息,而且周一到周五上班不一定要同一个人,只要保证每人每周只上一天班就行。然后这些劳动者的养老和基本保险将和城里人相当,比农村其他单搞的人高一个挡次,其带动意义就不言而喻。
而且集体劳动的成果,一半归村里人共同所有,一半由集体和国家进行统筹,我不相信这样的好事农民会不干。
第三步,对于城市在当今私有企业成风、物欲疯长的时代,一个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都引起如此之大的风波,再谈什么企业国有化我想我就有点不结合实际了,但是,即使在私企疯长的年代,作为政府也应该做到起码的公平,我认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引导社会的利益博弈,要让那些私企之间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而人民得利,而不要让底层人民去博弈而私企得利。
2、利用好破产这个东西,企业必须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与住、行问题,如果连这个都不能满足的企业其破产又有何尝不可?
3、不充许国企破产,至少要谨慎,国企必须是为员工和人民的福利优先,破产即意味着员工和人民的福利破产。
比如,政府应该:
每年出台一个当地的基本生活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来制定当地的最低工资要求。
每年出台一个当地购房均价和最低标准,根据这两个标准,来制定公积金的最低标准,公积金的资费必须能够让人每年购得3个平米 方的标准,如果连续工作30年连90平米的房子也不能买算什么住房保障系统?当然对于起步企业或一些困难行业可能确实有困难,所以公积金应该是政府、企业共同完成政府可以让公积金首次购房时免息和由政府替企业付一定比例的钱之类形式来补尝。
根据XXX水平制定XXX资费标准......
这样下去,可能一些企业就会吃不消,但只要标准统一了,总有企业是吃得消的,这样的市场优胜劣汰才有意义,否则企业做得再好 再光鲜也只是企业的老板和高层肥了去。
另一个意义就是让这些老板之间进行博弈,比如房价上涨了,开发商高兴了但普通企业老板就得多交公积金,这个时候他们些个利益 集团才会有真正对百姓有利的博弈,一些黑幕才会真正浮在人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