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侧目杭州“许三多”之“心理失衡” 马望野

火烧 2011-09-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通过杭州许三多贪腐案例,分析其心理失衡与道德缺失,反思公务员群体中环境影响与个人觉悟的重要性,强调纪律与觉悟对防止腐败的关键作用。

侧目杭州“许三多”之“心理失衡”  

马望野  

==============================  

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被公众谥为“许三多”——“钱多,房子多,女人多”的一名典型的贪官污吏,近日被执行了死刑。据说,死前曾在“悔过书”里坦白,自己在领导经济活动时“心理失衡”。他说,那些老板动辄赚几千万甚至上亿,而他并不比他们苯,却只挣那么一点。(《环球时报》2011/09/08)看来,在这种“心理失衡”中,不成为贪官,精神大概也要崩溃了。如此一来,就把自己的失足,完全归罪于环境。尽管这也并非没有一点根据,可是,在我们国度里,处在与他相同地位甚至地位比他不如的公务员,数量大把大把地可有的是,为什么别人也常在河边走,就能不湿鞋呢?  

小时侯听老一辈人说笑话,讲到有个小沙弥跟老和尚下山去做佛事,路过城镇,神女如鲫,花枝招展,便左顾右盼,目不暇接。老和尚加以制止,小沙弥不予理睬,说,他们很好看。反而质疑,为什么不让看?不料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她们是老虎,会吃人。小沙弥不明白其中原由,傻乎乎地又问,他们为什么不吃我呢?老和尚见一下子说不清楚,喝道,你还嫩着呢!强行就把他拉走了。笑话说完,大人会意一笑,小孩则莫名其妙。  

小沙弥不更世事,一下就被尘俗给迷住了。所谓“尘俗”,在这里无非指的就是世俗社会,世俗风尚,传统习惯,传统言行。那当然与神佛境界相去甚远。没有道行如小沙弥者,当然不能不入乡随俗了。当然,习俗也是一分为二的,有好有坏。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后果也各不相同。这些学问,小沙弥不明白,老和尚明白。幸亏老和尚把小沙弥拉走,平安无事了。“许三多”亏就亏在这里。其实也不是他身边就没有老和尚,是他被鬼迷了心窍。  

当年,解放大军打进上海,不少连队就睡在人行道上,不进民宅,怕的是扰民。辽西战役打锦州,“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人民解放军,几百万大军,竟秋毫无犯,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管住了他们。其中,除了纪律,还有觉悟啊!这里只说三大纪律吧。头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条,一切缴湖获要归公。紧跟着服从、听话后面的,就是不损民、不肥私,或者说是维护群众和公家的利益。人民军队的纪律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觉悟之上的啊!“许三多”缺乏觉悟,所以就违反了纪律。这是必然的。毛泽东主席生前讲过一件事情,大概“许三多”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他进党校干什么去了?他读过毛著吗?)毛老人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毛泽东文集·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7卷第162页)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干部,比资本家苯吗?不!他们聪明的多,高明的多,英明的多,他们知道自己的前途,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前途,世界的前途,不仅仅只看到眼跟前的五个碗,连同那香车宝马,娇妻美妾,披金戴银,庄园豪宅,以及“动辄赚几千万甚至上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采访过从南京来首都演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剧组,其中有的同志告诉我,上海刚刚解放的时候,许多穿惯旗袍的大明星,很羡慕解放区来的女同志的列宁装;许多在洋行拿高薪的职员,总盼着收入也能改成解放军的供给制。因为那是新社会的“范儿”,都想赶上“时尚”。这种心态,乃人之常情,不是幼稚,无可厚非。虽然,那看起来有点太表面化了,但是,也毕竟在表达着进步的追求。而两相比较,“许三多”生前的“羡慕”、“追求”,那性质却是一种倒退和反动了。在有识之士面前,未免会贻笑大方。唉,亏得他生前还是深有文明底蕴的杭州市的首脑队列中的一位,怎不叫当地人尴尬而无地自容?  

“心理失衡”,谁没有遇到过?遇到了也不一定就不能恢复平衡啊!锦州苹果,盐水加酸菜,怎么过来的?怎么化解的?“许三多”以及其同路人,的确是鬼迷了心窍。而落得了身败名裂的下场,乃是罪有应得。那是只什么鬼?大家都明白。有没有办法抵挡他的迷惑呢?大家也明白。毛泽东主席当年知道辽西战役中战士不吃锦州百姓苹果时,说:“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啊!这是人民的苹果。啊!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杯觥交错的高楼大厦里,你想到老少边穷的茅草棚子么?在“动辄赚几千万甚至上亿”后面,你知道有多少农民工一天的收入只是几块钱?毛老人家曾对功高盖世、名昭日月的将军们说,“在必要的时候,在座的同志们要住棚子。在过草地的时候,没有棚子都可以住,现在有了棚子,为什么不可以住?”想到这里,我们能够脸不红心不跳地理直气壮地公布机关“三公”消费的帐目和个人的收支帐目,那您就是很有了一点成绩的同志了!。。。。。。  

从高尚坠入卑鄙容易。从卑鄙攀登高尚困难。你我都要谨慎啊!别忘记了:苹果是人民的,精神是一定要有一点的。  

(2011/09/1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