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毛泽东时代等同于“大锅饭”时代?
在当今,毛泽东时代与“大锅饭”似乎已经划上了等号。与年轻的人一讲到30年前,一讲到计划经济,大多数都会说:那个是大锅饭的时代。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题目: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时代的比较。打开一看却是这样写的:毛泽东的大锅饭时代与改革开放时代比较。
人是要吃饭的,饭是要用锅来做的。小家庭用小锅,大家庭用大锅,大锅做出来的饭就是大锅饭。这本来是一件生活中的常识,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可是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大锅饭”的概念,并作为一个目标要摧毁而快之。这些人要摧毁的“大锅饭”已经不是人们吃饭的问题了,而给予注入了新的概念:“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他们说: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怀,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他们在这里瞄准的“大锅饭”是纯粹用来针对国营企业的,非要把国营企业职工的铁饭碗给砸毁不可!然后借以达到他们摧毁原有的国家经济体制,撬动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慢慢地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从报刊的宣传、从学校的教育,精英们给予固定了一个“大锅饭”的模式:社会主义等于大锅饭。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现行所建立的公务员体制与精英们所刻骨仇恨的“大锅饭”区别在那里?“打破“工人“铁饭碗”的同时为什么非要摧毁宪法中赋予工人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二点在现阶段他们是无法解释的!继续蒙骗或不争论来蒙混是他们最好的手法。
显然毛泽东时代与“大锅饭”已经划上的等号,是精英们精心设计的结果。现在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所学的是“特别是理论”,使他们已经全然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工人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同时他们还是担负着保护国家建设,防止和平演变,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基石。现在我们的工人朋友们已经是沦为干活挣钱的工具,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工资高低,所要达到的是自己能够解决生存的状况下进而买房的目标,已经全然不知他们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全然不知宪法赋予他们领导阶级的地位。
如果说我们讲到共产主义就是“极左”,那么,我们现在的七千多万党员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他们入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极左”,那么,我们还需要挂着共产党的招牌吗?有了“特色社会主义”,总不能又生出一个“特色共产党”吧!?
现在的中央政权是在倡导私有经制、个体经济,倡导小岗村的“分田到户”模式,那么当然是以我个人为主,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主体,一家一个小锅就成了时尚。当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央政权是倡导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当然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用大锅吃饭就成了主旋律。我们都知道,社会化大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现在反而用私有制取代毛泽东时代的公有制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大锅饭”的宣传,显而易见就是精英们用来为自己开脱罪责的一种“法术”!
用“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时代比较”作标题,却在内容上把毛泽东时代定义为“大锅饭”,这是当今的一种习惯行为。在三十年前也有一种习惯行为就是把刘少奇等同于赫鲁晓夫。那个时候刘少奇是作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派进行批判的,人们只要提到刘少奇就用“中国的赫鲁晓夫”或“叛徒、内奸、工贼”来代替。也就是说,只要用到了“中国的赫鲁晓夫”或“叛徒、内奸、工贼”这几个词汇,那么当时的八亿中国人都是知道指的是刘少奇。这种习惯行为随着刘少奇的评反已经纠正过来了,这种习惯的纠正是一种进步的做法。但是,纠正一种错误的习惯,却又有意识的制造另一种错误的习惯,这就难免引起人们对当年纠正“错误习惯”目的的思考,这就难免引起人们怀疑进行资改的某种企图!
毛泽东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毛泽东时代是人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时代,毛泽东时代是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时代。简单地把毛泽东时代划成“大锅饭”时代,显而易见这是一种浅薄、无知的行为,是一种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2011年9月13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