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重置费”,改收“挂失费”,银行坠落到何时?
众所周知,根据今年3月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包括个人储蓄账户开销户手续费、密码重置费、存折工本费、电子账单收费等在内的11类34项银行服务收费从7月1号开始一律免除。
银行能免除针对客户的一些收费,对腰包不太鼓的客户来说终归是好事,尽管有些收费项目早已不收,银监会的这项《通知》更像是一种惠民秀,但至少还是有一部分收费项目被明令免除,多少让人心里有些快慰。
然而,还没等人们快慰多久,就有了再次被骗的感受。有记者对多家银行服务收费项目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一些项目不但没有取消,部分银行甚至还出了新招,密码重置费、短信通知费等层出不穷。
以密码重置费来说,在拥有客户数量最多的四大国有银行, 10元的手续费用照收不误。不过已不再叫“密码重置费”而是变成了“挂失费”。无论你的银行卡是丢失还是忘记了密码,只要重置密码,你就必须要先办理挂失,而挂失费是不在免除之列的,既没有减少收费,又不违反规定,还能给客户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何乐而不为?同样,开户费取消了,但新开卡费要收5元,名曰“工本费”。看来对于银行来说,只要想收费,只要想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对策还是多得是。
尽管目前商业银行的服务定位为“重要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尽管在老百姓眼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少还应该承担着替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服务的角色。但事实上,这些银行却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一心钻到钱眼里,收费项目越来越多。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银行收费项目竟增长了10倍。
明眼人都清楚,在社会越来越向钱看的大形势下,银行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就像一个尖刻吝啬的富商,坐享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挖空心思对广大低收入储户群进行盘剥,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受益面前“骄奢淫逸”。普通民众储户早已不再是银行的上帝,反过来已沦为银行乱收费的奴隶。
其实再想想,何止银行如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合理格式条款,不都是在变着法的盘剥消费者吗?而这些不合理格式条款之所以能够屡屡被玩到极致,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还在于他们处于垄断地位,其通过玩文字游戏糊弄监管者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强迫消费者承担费用。而消费者又缺乏便捷和低成本的维权途径。而且,即便有失去理性,纵然付出更高成本也要维权的“牺牲者”胜诉,也只是“一个人的胜利”,并不能自动降低“后来者”的维权成本。
温家宝总理曾在不同场合说过,企业家身上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作为国家企业的银行,对上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对下牵涉到每一位民众的切身利益,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健康运营,更少不了国有企业服务于民的道德良知,更应该流淌道德的血液。看来,对于那些道德血液失去过多的人,就应该通过手术给其强制换血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