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谈谈精神胜利法

火烧 2022-07-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展开,分析其回避现实、软弱妥协的本质,指出其在斗争中的危害,并强调应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避免陷入投降主义。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招数,叫做“精神胜利法”。当阿Q和小D打完架后,阿Q恶狠狠地说了一句:“妈妈的,等着瞧”。这句话也许就是对于“精神胜利法”的最好的概括。

  精神胜利法,常常回避现实中的斗争与矛盾,是一种充满着软弱与妥协的右倾思潮。“妈妈的,等着瞧”,阿Q只需要说几句狠话,在心里狠狠地幻想几回小D被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他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就能得到“胜利”了。这种回避现实的做法,恰恰暴露了阿Q的软弱与妥协。在严峻的斗争中,讲狠话也是最容易的,问题是,在行动上要怎么办?

  话说回来,如果只是像阿Q那样自己想一想,那倒无伤大雅,问题是现在某些人不仅自己放狠话,也借助影响力说给别人听,那到时候做不到,别人又会怎么想呢?大家知道,阿Q向来是个言而无信的人,因为他放狠话的目的主要在于讨好自己、安慰自己,所以常有夸张和投机取巧的色彩,具有非常大的动摇性,这次说了下次就忘了,下次再说然后还忘,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相信阿Q了。

  国际社会的斗争,我们还是应当遵循毛主席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所指出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而不是学习阿Q的那招独门绝技。

  阿Q这样的人,似乎以为只要说说狠话、骂骂娘,就能快速地获得胜利。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投降主义。我们常常会注意到,在一个群体里面,往往口号喊得越响的人,却越软弱。因为一个稳重的人,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他不会因为外部的环境、条件的变动而被左右情绪,也不会因为敌人的动作而方寸大乱。外部的条件,如果能够动摇我们的内心确信,那么在战略上我们就处在了被动地位,就变成了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木偶。如果不动,那就不动,如果要动,那就大开大合,破而后立。

  阿Q则不是这样子的,他总是善于调和与折中,似乎一定要找出一种让敌人不那么看不起自己,又不那么容易惹怒敌人的“第三种办法”。阿Q的心理轨迹常常是这样的:当看到敌人来势汹汹的模样时,他首先会感到恐慌与茫然无措。自觉恐慌,面子无光后,阿Q的第二个反应便是要找回场子,当阿Q被这种情绪支配时,他觉得自己在此时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然而,这种激动的情绪并不会持续太久,阿Q就会有第三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就是会不会被敌人报复与打击的后怕心理,这个时候的阿Q又重新回到了第一阶段那种唯唯诺诺的样子。于是,聪明的阿Q就发明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在嘴上骂一骂,“妈妈的,等着瞧”,既能找回面子,也能不那么让对方生气。

  总之,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政治与军事工作的分析工具,是很不恰当的。在对美斗争中,更是应该要对一些渗透着精神胜利法的言论保持怀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