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寺庙供奉日本战犯,起底玄奘寺及原住持...
南京传来一则令人愤怒的消息。
在九华山公园里的玄奘寺,竟供奉着日本战犯的牌位!
有网友发帖,今年2月在南京玄奘寺游览时发现,寺内供奉着南京大屠杀战犯的牌位!
从照片可以看到,牌位供奉的战犯有:
日本侵华司令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主犯田中军吉、乙级战犯谷寿夫,以及丙级战犯野田毅。
这四个人的共同点,都是南京大屠杀中的刽子手!其中松井石根更是供奉在靖国神社的14名甲级战犯之一。
日军战犯的牌位,已经在南京玄奘寺供奉了四年之久。
牌位上的那些名字,是对南京人民的羞辱,也是对所有中国人的嘲讽:
屠戮了你们的国民,还能在你们的国家享受香火,没想到吧?
● 谷寿夫
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他纵容部下在南京烧杀抢掠,犯下的罪行骇人听闻。
当时,日军不仅杀害中国人,还要侮辱践踏中国人的尊严。
日军在中华门外轮奸少女,奸淫之后,又抓来一群僧侣,逼迫这些僧侣当众奸淫少女。
僧侣们不愿意,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竟然直接对他们进行阉割,导致僧侣死亡。
战败之后,谷寿夫仍不认罪,他觉得自己完全没错:“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是奉命来华作战,战争责任不在我谷寿夫身上。”
松井石根,日本甲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
● 松井石根
他曾经在东京审判的时候放言,中日之间是兄弟关系,弟弟狂暴不听话,所以哥哥无法忍受出手打了他。
“这是因为太爱他,是促使他反省的手段。”
● 南京大屠杀中屠刀下的老百姓
牌位上的田中军吉和野田毅,也都是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战犯,最后都被枪毙在南京雨花台。
这些臭名昭著的战犯,为什么会在南京玄奘寺拥有牌位?
牌位自然不是谁想供就供的,得出钱。
玄奘寺在南京市区,属于著名寺庙,据知情人介绍,一个牌位要三五万人民币。
玄奘寺的历史,就曾与日军侵略有关
玄奘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
1942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石函,函内供奉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并记载了唐代高僧玄奘顶骨舍利来南京安葬的经过。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
1943年初,汪伪政府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2003年,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在小九华山重修寺庙,即为现在的玄奘寺,由栖霞古寺监院传真法师住持管理。
僧人传真——开公司、拍电影、爱当官
传真法师,法号正宏,俗名李义将。1968年生,安徽颍上人。他于1987年在南京栖霞寺出家,1990年在常州天宁寺受戒,1988年在栖霞山佛学院学习,1993年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修历史、中文、佛学及外文等课程,是改革开放后较早进入大学(非佛学院)学习的僧人。此外,他还是南京栖霞寺监院兼知客、溧水无想寺监院。
传真法师
大多数人认为,出家人本该“六根清净”,正所谓“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但这位传真法师,却似乎非常热衷于红尘俗世。公开资料就显示,他还有着相当规模的“商业版图”。
天眼查APP显示,传真担任2家宗教组织的负责人,包括南京玄奘寺和南京市溧水区无想禅寺。此外,传真还关联6家公司,其担任法人的南京三藏精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诚之堂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禅那文化传播分公司皆已注销。
而仍处于存续状态的公司还有4家,包括南京慈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京真爱圣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南京三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省颍上县大河湾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传真任上述3家南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并持股,任安徽省颍上县大河湾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监事。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包括养老服务;会务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旅游服务;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影视制作、发行;佛教文化用品开发与经营等。
此外,传真曾先后筹拍了两部抗日电影《栖霞寺1937》和《三藏塔1942》,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栖霞寺1937》,内容正是关于栖霞寺供奉舍利的故事。传真是这两部影片的编剧和制片人,南京三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了这两部电影。
不过,《栖霞寺1937》因经费账目不明等原因,其影片出品人传真法师与合作方南京精汇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后来打起了官司,公映6年经历5场诉讼,争议不断。
除了开公司和拍电影,作为僧人的传真竟还热衷于“投身官场”。
2005年10月,传真曾报名参选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一职。当时,南京市委组织部向媒体证实,传真法师确实到报名点咨询过,并递交了报名材料,后因“不符合条件”未通过初审,组织部门通知其将报名材料收回。
后来,传真还是如愿当了“官”,包括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佛教协会理事、南京市青联常委、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等等,都曾是他的头衔和身份。
他们对于牌位上的那几个日本名字根本就不敏感。只不过是像平常一样熟练地收钱、供奉牌位,就像完成了一单寻常的买卖。
而这种“不敏感”,来自于南京近些年愈发不正常的舆论环境。
南京的日料店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和服爱好者也如过江之鲫,还有不少日本文化的忠实拥护者。
文化之间互相交流融合,本来无可厚非,但南京却越走越偏。
就在前不久,“南京和风夏日祭”成为舆论焦点。有人要在南京举办这个活动,还要打造超大日式鸟居,吸引日本文化爱好者。
一位南京女孩发现之后,对此行为进行了投诉。
她说:“我喜欢动漫,但我更知道自己是一个南京人,我始终记得那30万同胞,还有汉中门的纪念馆,以及几十年前无数散落在南京各地的一幕幕悲惨画面。”
后来,由于争议太大,活动被叫停。
活动的主办方,他们只不过是想赚钱而已,哪怕昧着良心。
为什么他们能赚到钱?因为有市场。
民族的伤痕、历史的血债,在他们眼里都抵不过碎银几两。家国千秋对他们来说太过于飘渺,自己能富贵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看那流金水亮“精装修”长生位,连我们的先烈都没几个享受过,真是极度讽刺!
这不但是挑战南京人的底线,也是挑战所有中国人的底线!
修佛修心,心坏了敲一万年木鱼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