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许迈永 “悔过书”中的组织监督事

火烧 2011-09-0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许迈永悔过书揭示组织监督在反腐中的失效,其多次掩盖违纪行为,认为举报无效,组织难查。文章分析其对组织监督的认知偏差,引发对反腐机制的思考。

许迈永 “悔过书”中的组织监督事  

《检察日报》刊登的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的“悔过书”,看似一气呵成,却也显露了有关部门编辑的匠气。  

“悔过书”通篇是许迈永自我检讨,一直在唠叨自己坠落的过程,对于组织监督这样一个对于官员非常重要的环节却被“避讳”了。如果说有,也是“一不小心”的结果,但是就是这“一不小心”,却也在不经意间让人得以对组织监督事的有了一孔之见。  

在许迈永眼中的组织监督的作用是这样的。“悔过书”说“在我长达十多年的违纪违法过程中,群众不时有举报,组织上也给我敲过警钟,但我没有清醒,”组织敲警钟效果如何?根本没用!许迈永“不是去改正,而是去掩盖,继续去犯错误。”而且“还错误地认为,群众的举报涉及不到核心问题,他们掌握的只是一点皮毛,掌握不了实质,他们举报的只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小事而已。只要自己不露马脚,不主动向组织反映问题,是查不到自己的。  

从“悔过书”中还看到了许迈永应该“感谢”组织的事例。“如2008年6月中旬,我听说有人向纪委举报我,怀疑我拿了通策集团10%的干股。于是,我暗中与该公司董事长吕某一起做了手脚。这10%的干股,总价是1000万元。我相信他们不会说10%的股权是我的,只要吕某不说,就无从可查。而且我认为,说出来对吕某也没好处。见事后没什么动静,我以为自己又一次骗过了组织。”  

组织就这么好骗?2008年6月,许迈永上任杭州市副市长刚2个月。一个副市长嘴里“我听说有人向纪委举报我”,决不会像坊间传说那般不着边际,这与“事后没什么动静”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决不会像许迈永说的那样,是“自己又一次骗过了组织”。  

这就是许迈永的“悔过书”所涉及的与组织监督有关的事情。让人猜不透的是,授权“曝光”许迈永 “悔过书”全文的部门怎么会如此粗心大意,《检察日报》是怎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因为,许迈永在事关组织监督在大事上如此“悔过”,有点说不准是在损组织,还是在“保”组织,似乎想告诉公众,对许迈永来说,组织敲过的警钟变成了丧钟,许迈永被处决了,但与许迈永们有关的组织监督杯具犹在。  

   

2011年9月7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