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坐着毛主席打下的江山,一边刻意淡化毛主席,决不能让这样的龟孙子掌控国家媒体
我党百年庆典阅兵
一面坐着毛主席打下的江山,一边刻意淡化毛主席,确实有这样的人。比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一文,直呼“毛泽东”。要知道百年庆典是何等重要的市场管理,记录这一事件的文章不是一般的文章,而是展示党和国家历史态度、历史认知和庐史形象的文章,怎么能直呼“毛泽东”呢?
该文叙述在习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我党百年奋斗成果时知道在习总名字后加上“总书记”;而对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里时则直呼其名。这让历史情何以堪?让党史情何以堪?让人民群众情何以堪?
第一,给人厚此薄彼,伦理错乱之感。何况,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必须要加上他的“主席”身份,才符合他作为开国领袖在城楼上“庄严宣告”才有的资格,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第二、既违世俗常理,也违党内一般称谓。逝者为大,对于年长者应该给予尊称,这是世人常理。党内彼此称谓为姓名加同志或姓名加职务。直呼开国领袖的名字,无论从哪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特别是在如此庄重的历史时刻。
第三、影响党的形象。要知道,纵是普通人在严肃的场合把称谓搞错了,也会立即招来不孝指责甚至硬拳教训。不信,你在祭祖的时刻直呼已故长辈的名字试试。要知道这样的文章可代表的是党的声音。
难怪有人骂写这样文章的人是基本常识都不知,不伦不类,不忠不孝的忤逆子。就此而言,这些记者大人们也只能是自作自受了。
撰写此文的记者大人不会不懂上述基本常识,不懂生这些基本常识怎么能做新华社记者?新华社记者可是专门“舞文弄墨”的,措词用句上画龙点睛可是专长。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对写作此文和政审此文的人进行必要的政审。因为,让数典忘祖之徒操控我们的宣传工具,这很危险!
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今年的“71讲话”,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政治位的阐述,满满地实事求是,鼓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