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思暴论】重塑当代无产阶级对于儒学的革命性观念
在那些官僚们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把孔家店再搬回来压在无产阶级头上的今天,重新树立对儒家学派的革命性观念尤为重要。我们并不彻底否认儒家在历史上的作为,其功绩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办私学,打破了王公贵族的教育垄断;第二则是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断断续续的在中国充当了两千年的精神指导。其实第二点不能算为功绩,只能算是生平。儒家思想并不否认阶级,但是反对阶级斗争。儒家学派提出来诸如三纲五常这种森严的等级理论来约束人民。教导人们安分守己,温良恭俭让,这实际上是一种奴化,教会人民的就只有逆来顺受。因此古代无产阶级的暴动,起义,都是有悖于儒家思想的,换句话说,儒生们所追求的“仁治”出来的社会安定,其在实践中必然是以大多数人民忍气吞声为代价所换来的。故而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儒家思想陈旧腐朽,对阶级斗争百害而无一利,是应当彻底被打倒的反动思想。
毛主席倡导儒学应该被彻底打倒,后来就有修正主义者跳出来喊这是违背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是走极端搞左倾,要给儒家恢复名誉,对此我一定要驳斥,辩证的来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它给了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古代中国持久的凝聚力,这是它好的方面。但是在今天,儒家思想是落后的,它所倡导的等级制度依然在各方面影响着压迫着中国人民,贻害无穷。又要有人说那是古代儒家,新时代的儒家思想讲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等级制度抹去,单留一个中庸,中庸是什么?中庸思想说白了就是和稀泥思想,不偏袒任何一方取中间的位置。这个道理可以用于修身,但在阶级斗争中就是纯粹的妄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中间点在哪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中间点在哪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是天然的,那么我试问,在今天大肆推崇儒家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无产阶级从哪里去寻和资产阶级的平等呢?今日之儒学表面上讲摒弃等级制度,讲人人平等,实际上无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之间毫无平等可言,我们有目共睹。既然今日宣扬儒学的官僚们都怀着尊而不遵的态度,那书生们又何来颜面要阻止我们打倒儒家学派呢?
古往今来,儒学的功效素来都是束下不束上的。季氏僭越天子,孔子奈之如何?朱熹自己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可从自己往上的官僚乃至皇帝,他却一言不发了。今天剥削阶级把儒家请回来的目的无非是接着奴化无产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又不敢明着把三纲五常搬回来,所以搞了这么一出,在阶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否认阶级,既想维护自己的压迫统治,又不想克己复礼,仁以待人,再把这个理念推向全社会,让一部分被剥削阶级获得可怜的威严感,使他们忘记自己也是被剥削者,转头去剥削更下者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一环扣一环构成一个固若金汤的等级堡垒。由此推得,如果学生想要话语权,如果妇女想要平等,如果工人想要解放,那么批倒儒家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儒家思想在今日的定位,不是精神指导,而是一个神像,一个便于宣扬国家主义的神像。在此我提出,虽然中特现在喊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听起来很民族主义的口号,但是这实际上是假民族主义,真国家主义。证据很明确,他们从定义上否认岳飞等的民族英雄身份,同时在对外态度上表现不出丝毫的民族性,同时隐去了中国各民族的差异和历史问题,转而用统一的“中华民族”代替,由此塑造了国民意识中那个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高度重合的中国形象。民族主义乃至国家主义只有在抵抗帝国主义时才具有先进性。但在商业大国的纷争下,国家主义毫无疑问是资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无产者当枪使的工具。国家主义并不牢靠,所以需要一个神像乃至一个共同目标来作为精神依托,而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则正是国家主义的最完美神像。如果想重拾阶级斗争,重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要扳倒国家主义,而扳倒国家主义的第一步,则正是打倒儒学这个陈古而可悲的神像。无产阶级只有认清儒学的反动本质,抛弃观念中对它不明所以的敬畏,马克思主义的践行才能进一个台阶,共产主义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指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