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马共战士在泰南勿洞和平村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们致敬
在和平村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们致敬
另据马来西亚21老友网站报道:
2011年8月21日,参加万果节活动的笫二天早晨,战友们,老友们纷纷走上和平村烈士纪念碑的山岗上。站在高岗上,南天白云,视野宽敞,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愉。环顾四周,青山环抱,云雾缭绕。晨曦中不时传来几声鸡啼,几声狗吠,清风偶尔送来密林里的鸟鸣和猿猴的长啸。俯视前方,果树菜园成片,在绿色海洋中和平村村舍斑斑点点,早起的村民在路上晨运,周围一片安瀾、宁静。这一切,令人犹如置身世外桃源,使人忘却了人世间的烦恼和城市的嘈杂,喧嚣。站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肃慕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铸造的历史丰碑,是我国各民族人民为了驱逐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民主自由,前仆后继进行抗争的见证。
今早前来纪念致敬的共有百余人,大部份是老友和回马的前人民军战友,前突击队成员,烈士家属及亲朋戚友。仪式开始前,主持人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建碑的曲折过程和有关概况。和平协议签署後,村民们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建立了和平村,也建立起烈士纪念碑。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现在村民生活安定了,逢年过节,或“九•一”烈士节降临,这里都有举行向烈士们致敬的仪式。在主持者的指示下,全体致敬者在碑前列队肃立、默哀,致敬者回忆起牺牲的战友,往往思绪起伏,热泪盈眶。肃立在纪念碑前,个个严庄肃穆,气氛凝重。大家一齐地向烈士们行三鞠躬礼,表达自己的哀思。前人民军成员,更以部队庄严的军礼,向烈士们敬礼,向牺牲的战友致敬。主祭者及陪祭者献花後,全体致祭者每人按序献上一朿鲜花,表达对烈士们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据悉这些鲜花是素辉烈士的家属从老远的地方送来的。素辉烈士在1974年上队,随後被送到边区参加笫十二支队举办的笫五期军政训练班,结业後被调到特区部队工作。1980年5月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素辉烈士的家属与和平村取得联系後,知悉村里每年都有在纪念碑举行向烈士们致敬的仪式,便在预定的日子,送来鲜花。
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先烈,无私的献出了自已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脊梁,人民的榜样。
烈士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烈士们,永垂不朽!
马来西亚华社各界公祭“九一忠魂节”
另据马来西亚21老友网站报道:
在森州汝来孝恩园举行的“九一忠魂节”公祭,今年进入第六个年头了。 “九一忠魂节”公祭,亦称追思大会。今年由爱国和平基金会与孝恩文化基金会联办,协办社团已扩大至16个。
它们是: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西亚董事联合会总会、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总会、马来西亚宗乡亲联合会、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八大华青、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马来西亚凤凰友好联谊会、马中文化艺术协会、马来亚二战历史研究会、马来西亚21世纪联谊会、雪隆老友联谊会、马来西亚剧艺研究会、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森美兰中华大会堂以及雪隆陈氏书院宗亲会。
早在2005年例年公祭时,爱国和平基金会的前身爱国工委会在各界支持下宣布订立9月1日为我国的“忠魂节,这项庄严肃穆的“九一忠魂节”追思大会(公祭)至2010年已连续举行了五届。
我们21联谊会也是联办社团之一,在公订的今年公祭日(8月28日),会员或穿制服、或着便装,于上午十时之前已陆续到达会场,并在“九一烈士纪念碑”、“抗日英雄纪念碑”前拍了集体照。十时半,追思大会开始,各社团与会代表约400人首先齐集在“抗日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公祭:诵祭文、奏哀乐、默哀、献花、鞠躬、放气球等;接着再到“九一烈士纪念碑”前公祭;然后到会场讲堂入座。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 在讲堂上先后发言的包括孝恩文化基金会执行长王琛发博士,他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要求“和平”,就得反对“战争”,包括反对侵略、不公和欺压,否则“和平”就失去真义。他也宣布将在园区现场增设纪念馆及其他设施的计划。爱国和平基金会主席陈凯希则阐述“爱国”与“和平”是我国全民的共同理念和追求。他说,抗日战争集中体现了全民,特别是华族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追求。他进一步指出,在抗日战争之前,以马来贵族为主导的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爱国战争,英雄辈出。抗日战争之后的抗英和争取及巩固国家独立的战争中,各民族无数英雄、斗士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他们的丰功伟绩永世流芳。
此外,尚有代表和嘉宾发言,语多精辟。压轴为孝恩集团董事主席拿汀朱林秀琴率领陈凯希等知名代表,向副高教部长拿督何国忠赠献“江山无恙”山水画。
(《会讯》记者 2011-08-28)
附:
“九一”烈士节的由来
1.“九一”悲壮战斗经过
群英聚集共谋大策
一九四二年初日本强盗的铁蹄己踏遍了全马,在马来亚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人民广泛的普遍的掀起了抗日武装斗争的浪潮,为了要更广泛地展开这个斗争,为了要更有效地保卫人民的利益,为了要解放全马人民,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 马共在同年八月卅一日晚上在石山脚东北隅的两间茅屋里集中四十多名各州的党代表和人民抗日军各独立队的领袖,共谋抗战大策,亲密、兴奋、活泼与紧张的气氛弥漫了全堂。七点一到,中央同志召集代表们谈话,在自我介绍后,有些同志继续与久别重逢的老友攀谈,有些则准备着大会的报告,直到深夜才休息。
勇战猛斗震抖大地
翌晨,天空刚露出鱼肚色,中央同志接到报告,说有十五车鬼子到街上,代表们即刻准备起来。但这时卫兵的手提己瞄向对岸冲过来的敌寇咯咯咯地咆哮了。继着一片来福枪、机关枪、手提、手榴弹的交响曲响彻了大地。经过了五分钟的战斗,大家齐向屋后小山岗撤退,却遇到敌人的埋伏,马上把两粒手榴弹掷过去,只听到鬼子的悲惨哀号。在小山岗上又进行了廿分钟的战斗,然后决定向西北方向冲,这时对面山与其他三方面的鬼子枪弹都密集在这个方向。
钳式进攻打出血路
但同志们仍然冲锋陷阵,终于在我方的钳式进攻下,打出了一条血路,在冲出了这第一道防线时,阿彪、朱佬、阿福三位同志光荣的牺牲了。继后,从双溪多河对面鬼子扫过来的枪林弹雨中同志们奋不顾身,又冲破第二道包围。此时小康同志负伤了。由于双溪多胶园内埋伏着的鬼子密枪齐向同志们的身上,大家就迅速转向间津而冲,敌人的第三道包围线也巧妙地被避过了。将近冲到双溪多时,又发现了鬼子兵站岗,并有一罗厘车敌兵在巡逻,但坚决的战斗意志终于使大部份的同志安全地冲过了马路,向间津农村灵活地疏散了。
赤手空拳肉博就义
冲到间津农村时,彭友同志己杀得遍身血迹,于是便跑到一农家想借套衣裳换换,但还来不及拍门,就给鬼子发觉而追赶,一个挂肩章的军官挥着长剑冲过来。虽然彭友同志己筋疲力竭,手中左轮也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但他却以此弹结束了兽军官的狗命,然后又赤手空拳地和几个兽兵作生死的肉博,终于英勇地在敌人刺刀下咽完最后一口气。这种大无畏的卓绝坚贞的精神,在马来亚民族革命史诗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弹绝负伤 视死如归
当代表们冲过双溪多河后,在西北方山麓的沓芭地五位卫兵与三位服务员则与由三面围攻的敌人作殊死战。一场激战后,六位同志光荣殉难了,剩下刘友与保伦两同志隐伏在草堆里,刘友是弹绝,保伦的腿则受伤,一片沉静使敌人以为我们全部完蛋了,而大摇大摆地走到沓芭地。但跑得迫近时,保伦同志就瞄向带金星挂长剑的中村中佐。这最后一弹也使中村惨归西天。保伦同志也在刀下光荣殉难,而刘友同志却被捕,在残暴的毒刑下.在吉隆坡警备部中牺牲了,这种视死如归的牺牲决心,是永远辉耀着马来亚解放的历史的。
阴谋破产 死伤三百
这次鬼子动员了四千余兽兵,企图一网打尽我党高级干部的阴谋终告破产,综计这次战斗,我方牺牲了九位优秀的干部,六位模范战斗员,三位服务员同志,但兽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死一中佐,一中尉,死伤曹长、军曹、伍长等下士官卅余,士兵死两百多。
〝九一”18烈士简介
小忠同志: 福建人,中央常委,参加革命七年,曾领导星洲市委、雪州地委。
小康同志: 福建人,柔北地委,参加革命四年,曾负责马抗总会常委及领导人民抗日军特别队。
陈炳宏同志: 吉打地委,曾领导槟城、马六甲、星洲各地工人运动。
文燕同志: 福建人,槟城市委,参加革命五年,曾领导星洲建筑工人。
许庆彪同志: 客家人,第一独立队政委,参加革命四年,曾在槟城及星洲负责学生运动工作。
陈书同志: 客家人,第三独立队政委,参加革命四年, 曾负责雪州地委。
朱佬同志: 琼州人,第四独立队政委,参加革命十余年,曾在雪兰裁、马六甲、森美兰、星洲、柔佛各州领导工人运动。
阿福同志:邑人,第四独立队正队四长,参加革命数年,曾在雪兰莪、马六甲工作。
许青同志: 客家人,第五独立队政委,参加革命四年,曾负责霹雳地委。
卫兵同志: 亚燕、黄光、彭友、保伦、小林、刘友。
服务员同志: 刘三耐、张观风、刘昆。
(按:此文抄自1953年9月1日《槟吉翻身报》第73期第一版,原文约于1963年间由第38批难友当中的一位所提供,惜因时日相隔太久,己无法追忆其姓名。)
(取自《见证丛书》第一辑《漫漫林海路》)
2.“九一”革命烈士节的历史
(原文载于1952年9月1日在槟城出版的《真报》第89期, 供稿人槟城烈心)
1942年2月15日,马来亚英帝军队和英帝政府投降,日寇完全占领了马来亚,当时我们党在万分困难的处境下,领导马来亚人民,建立人民抗日军,展开游击战争,继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斗。 1942年9月1日,党中央召开第八次的中央扩大会议,地点是在离开吉隆坡九英里的石山脚农村里,除了中央同志之外,还有各州的地委代表和抗日军各独立队司令部代表出席会议。担任会场警卫工作的,是抗日军第一独立队模范中队队长亚燕同志和他率领下的六名武装同志。
8月31日晚,星洲和东彭的代表还未到达,其他各州和各独立队的代表大部份都己赶到了。当晚在中央同志主持下举行了预备会。预备会结束后,中委同志和代表同志们为准备大会工作,有的继续整理报告,有的草拟提案,有的互相交换各地工作经验,直到深夜才休息。
由于奸细出卖,日寇从全马各地调集了二千余精锐的兽兵,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9月1日)清早,对会场实行了大规模的进攻。日寇的兽心是很大的,它企图一网打尽我党及抗日军的主要干部,以便在短时期内扑灭马来亚人民的抗日运动,因此它的进攻部署也就非常周密。敌人的主力部队是沿着双溪多公路推进,直扑会场,并在会场前面的双溪多河边及过河的胶园公司附近布置伏兵。在胶园的外围双溪多公路上密布岗站,并用装甲车来往巡逻。敌人的侧翼部队,则由石山脚街场闯入农村,进行肃清搜索;敌人的截击部队则由鹅唛进山,沿山边路到会场背后的小土岗上埋伏,以断我退路。此外,为要阻止我突围同志向会场附近的一独模范中队驻扎地集合并牵制‘模中’我军对会场同志的可能的援助,在同日,敌人还进攻‘模中’营盘(在间津八条石),并肃清间津一带的农村。
9月1日早上5时3刻,敌的主力部队己迫近会场了,我们一位警卫员同志得到情报,立即冲进会场报告。这位警卫员同志刚喊出一声“鬼子来了” 时,我方哨兵的来福枪声响了,接着手提、轻机和手榴弹声也一齐怒吼起来,战斗爆发了。中委同志立即发出命令,全体同志拿着武器(手枪和手榴弹)带着文件,在警卫员同志掩护下,冲出会场,向后面小土岗撤退。这时天才刚亮,但是当同志们退到小土岗的半腰时,预先埋伏着的敌军,在小土岗上从多方面用密集火力向我方疯狂扫射了,敌人并把小土岗重重包围起来。在危急关头,中委同志再发出命令,全体同志组成纵队,抛出两颗手榴弹,炸开一条血路,大家冒着弹雨,从小土岗的右侧猛冲下来。冲下了小土岗,到了一段低地,这时敌人多方面的火力都集中向着我方猛烈射击。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5位警卫员同志和两位服务员同志坚守在低地,以轻机、手提及步枪向人数多倍的敌人展开极酷烈的殊死战,以牵制敌人火力,迫使敌人没法集中更大火力对付我突围的同志。这时突围同志在中委同志的率领下,分成两组,向低地对面斜坡上的敌人作钳形的冲锋。在同志们的英勇冲锋下,斜坡上人数多倍的敌人被迫得匆忙向后溃退,同志们胜利地冲过斜坡,敌人的第一道包围线被冲破了。在这次冲锋中,四独正队长余洪同志英勇牺牲了,另外有几位同志也受伤。
这时,留在低地掩护突围同志的7位同志,己经有5位壮烈牺牲了。剩下的一位同志也己弹尽受伤,另一位同志的来福枪里只剩下最后一粒子弹,敌人看到我方的枪声停止,以为我方己经全部牺牲,便向我方阵地迫上前来,我警卫员同志的最后一粒来福子弹立即朝着一个带着金星、挂着长剑的鬼子军官(即敌中村中佐)射击,‘彭!’的一声当场把他击毙,接着这位警卫员同志也在敌人刀下光荣牺牲。那位受伤并弹绝的警卫员同志则被捕,结果在敌人的毒刑下也壮烈牺牲。
突围同志冲上了斜坡之后,向双溪多河前进,冒着敌人在河边埋伏队伍射来的弹雨,胜利地冲过了双溪多河,这是敌人的第二道包围线。这时柔南地委代表小康同志己受重伤,不能再走,他在高呼出“同志们努力前进啊!”“冲啊!”“马来亚共产党万岁!”和“马来亚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之后就和我们永别了。冲过了双溪多河,又碰到几百敌军在胶园公司附近的埋伏阵地,同志们继续英勇地凭着手榴弹的火力掩护冲锋,在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同志们的怒吼声中,敌人不得不让开一条血路来,我方又胜利地冲过了第三道包围线。
敌人的第四道包围线就是密布的岗站并以装甲车来往巡逻的双溪多公路,在同志们的奋勇冲锋下,我方终于冲过了双溪多公路。这时再有几位同志牺牲,但约半数的同志都安全地冲过了敌人最后这道包围线,安全脱险。
在这一役中,我方全体同志只约40人,其中警卫员同志只有7人,所有武器只有一挺轻机、三支来福枪、二支手枪,其他同志有的只带手枪,有的只带手榴弹。敌人方面,却拥有50倍以上的兵力,拥有优越的武器,还有准确的情报,经过多天的侦察和部署,主动发动进攻,而且地点是在农村和胶园,在这样众寡和优劣重大悬殊的情况下,敌人企图一网打尽出席大会全体同志的阴谋,在我们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英勇的牺牲精神之下,结果还是不免要完全失败的。
这一役,我方共牺牲了十八位同志,计中委小忠同志、一独党代表许庆彪同志、三独党代表陈书同志、四独党代表朱佬同志、四独正队长余洪同志(即阿福)、五独党代表徐升同志(即张浪平)、柔南地委代表小康同志、吉打地委代表陈炳宏同志、槟城市委代表文燕同志、大会警卫队长(即一独模范中队队长亚燕同志)、警卫员黄光同志、彭友同志、保伦同志、小林同志、刘友同志、服务员刘三耐同志、刘琨同志、张观凤同志(女)。我们18位优秀的战士,虽然死在日寇匪徒的刀枪下,但由于同志们坚贞不屈的英勇战斗和猛烈冲锋,结果胜利地保存了约半数的同志,并击毙了日寇佐级军官一名、尉级和军曹十多名,兽兵百余名,使敌人蒙受重大损失。
事后日寇将我们牺牲同志的首级,摆在吉隆坡的街头示众,想借此宣扬他的“战绩”,但恰恰相反,这只是更暴露了法西斯匪徒的野蛮和残忍,并加强了人民的抗日决心,提高了马来亚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在广大人民中的威望。
“九一”事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使全马来亚人民更清楚地认识了马来亚共产党和革命军人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反法西斯决心,认识了马共党员和革命军人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这一悲壮的事件也无比地提高马来亚共产党的威望,提高了全党全军同志和革命群众对敌人的仇恨和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决心。
“九一”烈士的顽强战斗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和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廿多年来我们党军和广大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的意志和精神的集中表现。我们怀念“九一”烈士就同时记起了我们无数先烈,我们学习“九一”烈士的榜样,就是学习无数先烈顽强战斗的意志和英勇牺牲的精神,也就是这将近10年来每逢“九一”这个有着伟大意义的日子到来的时候,在我们全党全军内和革命群众中都普遍举行隆重纪念仪式的原因。
因此中央在1949年6月规定“九一”为“革命烈士节”以及纪念“九一”烈士及这廿多年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无数党和非党的先烈,并策励全体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及广大人民的反英斗争热情、学习“九一”烈士和无数先烈的榜样,从而忘我地、英勇地为争取反英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战斗,在任何不利和绝望的处境下,宁死不屈,坚持战斗到底,随时随地准备牺牲。同志们,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提高斗争意志和牺牲决心,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誓死为马来亚民族解放而奋斗到底!
(取自《见证丛书》第一辑《漫漫林海路》)
建于1946年的原九一抗日烈士纪念碑(1997年在黑风洞Sungai Tua附近被发现时原有碑文已看不清)
一年后,不知名的热心人士为石碑补上碑文:九一烈士纪念碑 1946。左右两旁小字:正气昂扬、光荣满载。(此碑后来因该地开发发展而被人摧毁)
2002年10月马来西亚爱国工委会决定在森美兰州孝恩园重建九一烈士碑,2003年开工,同年11月20日举行竖碑仪式,26日举行开光“卦红”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