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浮图的"关于稳定,胡总说的是对的"所感
读浮图的"关于稳定,胡总说的是对的"所感
关于“发展”、“稳定”,确实“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但是这是治理方法还是目标呢?
首先,“稳定”只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就好像说欣欣向荣、百业兴旺啦。但是,有些人做得像是一种手段,要稳定呀,你们什么事也不能出,有事又不能出。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你哪里有疼也不许喊,这样就表示把你治好了;这说来挺可笑,但是换来说却有人可能真这么做了,这样来得快呀,简单!有效!一条指令下去,说“你们要…怎样…”就怎样,一片歌舞升平、兴兴荣荣的景象出来了,业绩就有了。但是如果事情不去处理,问题不去解决,开始只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一直发展下去,积患成疾,演变成群体情绪,可能有人嘲笑这种力量这种危险,却忘了星火燎原这回事了,忘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发生过的很小的谣言或煽动所发起的大事件了。或者忙于出一个处理一个,乐于敲打地鼠的游戏,最终有首尾不顾的时候。所有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简简单单的粉饰一下就能做到的。但是怎么达到这目标呢,做到曲突徙薪,消除隐患于未起呢?
凡是皆有因果。所以先要弄清“稳定”的起因,才知道怎么做,否则是缘木求鱼。
"稳定"最根本的基础是公平!社会公平如果缺失严重,平衡就无法建立,就会颠覆重建,这是自然规律。这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各种力量作用和反作用下的结果,这也是社会和历史推动前进的规律。
作为最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起始其实不是太在乎什么“主义”的。那什么是最在乎的呢,哪里最要体现公平的地方呢?
第一、分配。这是人生存的根本,在社会立足的基础。
如果这方面严重不公,社会很难不出乱子,想要稳定是不可能的。权力分配,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没有有效监控,因人而异,持久的公平也很难持久;自由买卖,好像在没有外力干涉下,你情我愿,很公平,但是资本市场的规模效应,造成大宗资本对小规模资本先天优势,本身也影响了分配公平。
这里就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公平”平衡角色,而达到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开明的国家和社会要提倡“善举”,提倡“扶弱”,提倡“社会福利”,提倡“公益”,这不但成功者或上层人士的责任,也是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保持稳定、保护当前获利的秩序。
更主要的是,把社会分配的大碗尽量端平是国家最大的责任!国家要去扶持弱势群体,照顾劣势阶层;针对严重影响公平因素,要铲除腐败现象,消除垄断优势,创造公平环境。
否则人心向背,载舟覆舟在所难免。要尊重自然规律,不是想稳定就能做到的。不按规律行事,把目标和方法颠倒,最后是南辕北辙。
其二是社会地位。人作为社会性的一方面,必然有所想,或者有所追求,要体现其社会地位和价值。另一角度说是权力,就像前面说的的对分配的影响就是一种权力。人要对社会贡献或影响,最多的方式是通过权力来体现。权力是以个人为节点,最容易产生不公,像以权谋私、公器私用,容易造成大范围的坏影响,最能影响稳定。
所以权力体系,一方面,要聚集天下人才,提供施展志向、发挥才能平台,为我所用;以此看来,古代有仕途、科举之说,现有公务员考试。如果这里出现不公,近亲繁殖,权力落入小阶层范围,或者引起才路闭塞,人才凋零,甚者把人才推向对立面,那时就很危险了;
另一方面,对权力个人节点的制约和传播,这是制度性的,结构性的。大多数体系创建者的目标是良性的,至少希望能稳定持续下去。权力的巨大能量和个人节点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不得不看到可能的破坏性后果,必然在制度设计时引入制约机制。像古代封建社会,顶级是帝王,一级一级往下。如果中央意志能够贯彻下去,并且君主开明,必然是兴盛的,否则社会陷入混乱和分裂。中国古代封建朝代,就是处于治和乱的反复更替中。现代许多国家也是通过精英群体的循环反复寻求某种稳定的折中状态。
可以说,在各种冲突矛盾中寻求平衡点,不断重新定位,治理腐败,控制滥权和渎职,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进权力制约的机制,坚持改革,是领导者无可旁贷的、不可懈怠的责任,是体现结构性的公平、维持稳定的最大力量。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