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既要谈论共同富裕,就不可、更不该回避、“遗漏”消灭剥削!
【我国思想界理论界解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往往只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这三句话,认为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最主要的东西,而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往往不作解释,甚至避而不谈。这种解说是极其错误、极其有害的。这种错误的解说,割裂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泯灭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鲜明的党性原则即阶级性和革命性,掩盖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社会指向和革命锋芒,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变成了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道理很简单,难道资产阶级就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吗?任何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论述,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消灭剥削”即消灭由私有制形成剥削这一内核,就是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亵渎。】——摘自《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要解决的问题——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原文网址:http://myy.cass.cn/mkszyzgh/201201/t20120109_1971818.shtml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尽管社会财富不断增长——“蛋糕”越来越大,但结果却都是极少数人富裕,绝大多数人贫穷;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主义在几百年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以往任何社会形态所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蛋糕”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另一方面又制造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占人口比例极少数的资产阶级财富占有的高度集中,一极是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贫穷的绝对积累。” 为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会两极分化?根源究竟是什么?关键又在那里?
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没错。但私有制导致两级分化的关键在哪里?是不是没有(且不可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是不是因为剥削?假设(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没有剥削,会两极分化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邓小平.
有人认为,只有发展和壮大公有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固然没错。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大“蛋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同所有制将长期共存,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历史遗留的分配不公——剥削现象。那么,是只有等到完全公有制了才有共同富裕可言?还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在努力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的同时,抓住导致两极分化的关键,通过逐渐改变现实中历史遗留的分配不公——逐步消灭剥削来推动和促进共同富裕,以体现、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呢?
只要还讲“这个道理”,谈论推动、促进、走向共同富裕,消灭剥削就不可或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不搞两极分化。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应该有这个自信:既可以且能够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又可以且能够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路。在”蛋糕“不断做大的基础上,只有逐步消灭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的风险,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当今中国,谈论实现共同富裕,讲推动、促进共同富裕,真讲“这个道理”,就决不能回避乃至讳言也消灭剥削,就该谈论谈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践行消灭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