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有点奇怪的烈士 茅于轼这段话是正确的?

火烧 2015-0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少女替父讨薪坠亡后骨灰安放烈士陵园是否合理,质疑社会现实与烈士精神的契合度,并引用茅于轼观点探讨阶级与主流思潮。

  有点奇怪的烈士

  1月22日,中国网新闻中心曾经有题为《少女替父讨薪17楼坠亡:骨灰安放至烈士陵园(图)》的新闻报道(见http://www.china.com.cn/news/shehui/2015-01/22/content_34622397.htm)。

  对于这条新闻,我想说的是:

  这位替父讨薪的少女无疑是正义和刚烈的。但将其【骨灰安放至烈士陵园】的做法,对于这些年来的社会现实来说,却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甚至是有点忽悠人心的嫌疑的。

  这些年来的社会现实是什么?这些年来人们被告知:①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②禁止恶意讨薪。

  另外,人们还可以从一位官员的下列讲话中,进一步体会到这些年来的社会现实:

  2006年12月,某位官员在重庆第六届民营企业家年会上的“致辞”中这样说:【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是在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管理模式的撞击过程中成长的,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创业初期的“不规范”既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也正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所在。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失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客观看待、正确对待,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努力营造一种容忍失败、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保护创业激情,激发创造活力。】

  从这位官员的这个讲话中,人们自然就会觉得,社会现实就是“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民营企业家在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管理模式的撞击过程中的‘不规范’” ,而这位替父讨薪的少女这种讨薪方式,似乎不被这个讲话精神所造成的社会现实所容。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将这位替父讨薪少女的【骨灰安放至烈士陵园】,是不是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呢?况且,共和国当年的烈士们是为了反抗剥削和压迫,为了工农大众的彻底解放才英勇献身的,而如今将这位替父讨薪少女的【骨灰安放至烈士陵园】,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总得有个恰如其分的明确说法吧?

  

  

  茅于轼这段话是正确的?

  被主流媒体誉为当代中国经济界鲁迅的茅于轼先生,有一篇题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立面是什么?》的文章,至今仍然被高挂在互联网上。只要你把这个题目进行百度搜索,这篇文章就会立即充满网页,足见其影响非同一般。

  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改革后的近三十年,中国已经有了几千万个有钱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为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总人数不算少,但是在十三亿人口中大约只占5%。他们生活宽裕,意识形态接近西方,比较有独立的想法,希望社会安定平稳,个人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实行代议制政治,他们是形成主流思潮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今天的政治中,他们的声音还很难成为主流。如果拿人数来讲,恐怕怀念毛泽东是当前的主流。那是一个非常有破坏力的思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立面。】

  茅于轼这段话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与茅于轼这种观点完全相反的帖子为什么常常都被扣留?而茅于轼的这种观点却能够被长期高挂在互联网上呢?这是公平竞争、言论自由吗?这究竟是为什么?谁能为我们做出公正的裁判?倘若从前面我在《有点奇怪的烈士》一帖中所说的这些年来的社会现实来看,难道你不觉得茅于轼这篇文章其所以能够长期被高挂在互联网上,还是大有文章的吗?连怀念毛泽东的绝大部分人都公然被当作了这个和谐社会的对立面,弘扬毛泽东思想的帖子被扣留又算得了什么呢?

  

  

  秦川牛

  2015-1-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