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美两国55年经济情况对比表

火烧 2008-05-27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本文提供中美两国自1950年至2004年的经济总量、人口及人均水平对比数据,分析两国经济差距及增长速度,展现55年间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时    间  

   

项     目  

   

1950年  

   

1978年  

   

2004年  

   

   

 中   国  

经济总量(亿美元)  

100  

3793.2  

19317  

年平均增长  

+13.87%  

+6.46%  

人口数(人)  

582603417  

1008233138  

130628万  

人均水平(美元/人)  

17.16  

376.22  

1478.78  

人均水平年平均增长  

+11.66%  

+5.41%  

 美   国  

经济总量(亿美元)  

2800  

20937.5  

117343  

年平均增长  

+7.45%  

+6.85%  

中美两国  

经济对比

与美国的差距  

28倍  

5.52倍  

6.07倍  

年平均追赶美国的速度  

+6.42%  

—0.39%  

中美两国55年经济情况对比表  

   

注①  

该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统计公报中公布的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5689.8亿圆人民币以及当年官方公布汇率:1美元合1.5元人民币换算所得,即:5689.8亿圆RMB÷1.5=3793.2亿美元。  

注②  

    该数据摘自中信出版社于2007年6月出版,由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第227页之图表――由于该数据是从这个图上按比例丈量计算出来的,所以会有点偏差。但偏差不会很大,因为在丈量时已根据2004年的数据(这个数据是沿用注④所引用的《环球时报》上官方公布的2004年数据,故可以视为准确的)进行对比修正过。  

注③  

该数据摘自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3年12月出版,由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第113页。  

注④  

该数据摘自2005年12月21日《环球时报》上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当年度数据。  

注⑤  

该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统计公报中公布的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1954年11月1日公报)  

注⑥  

该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统计公报中公布的第三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1982年10月27日公报)  

注⑦  

     该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统计公报中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2006年3月16日公报)。  

注⑧  

1950年的中国(毛泽东从蒋介石手中接过来的中国),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7.16美元/人·年,每人每天仅有4.7美分——这个水平还达到今天缅甸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说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绝无夸张呀!是名副其实的!除此之外还得应付各种各样的颠覆活动、外国的入侵和美帝国主义的遏制,还要医治几十年的战争伤痛,提高人民的文化与健康素质(不是这样又怎能脱掉“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呢?)——这可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呀,也还要腾出部分人力、物力去支援第三世界的兄弟们,以便打开整个外交局面(如果不是这样做,1971年恐怕难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成为五常之一)······在这种条件之下能够安安稳稳走过来,同时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还取得了一系列象杂交水稻这样的高科技成就等等),实在是难为主席了!谁要说他比主席强,叫他去缅甸、阿富汗试试看!让他也搞26年,看看能否取得同样的成就?——即使今天的缅甸、阿富汗其条件也要比主席当年的条件好得多呀!  

注⑨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76.22美元/人·年,也就是说每人每天有1.03美元——按联合国的脱贫标准来说,1978年的中国按人均来讲就已经脱贫了。就象今天我们的政府所说的人均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一样!从极度贫困到人均脱贫这可是一个质的变化呀!  

注⑩  

表中从1950年至1978年可视为毛泽东时代;从1979年至2004年可视为改革开放时代。  

   

   

   

结论:无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