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遗憾

火烧 2011-11-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围绕国家发展路径展开,反思毛主席时代生产方式的不足,指出大炼钢铁和劳动竞赛带来的浪费与效率低下问题,强调以销定产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发展中的遗憾与教训。

    我认为一个国家要想从落后发展起来靠选举是没有出路的。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要有这么一个人:1、具有足够的权威震慑住所有的人,2愿意为老百姓做事,3、有一套具体的措施。

    而毛主席几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他老人家一些来不及做的事却让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老百姓需要什么?吃好穿好身体健康有充足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吃穿靠什么?生产。吃好穿好靠什么?提高生产效率。然而人的体力毕竟有限,过多的付出体力和劳动时间的过长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私人时间,从而使生产失去意义。要想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唯一的方法是持续不断的改进工具和生产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用机器的动力和机械的效率来代替人的劳动以及对生产过程的改进即管理。

    那怎么办?生产机器和机械,用机器和机械生产机器和机械,生产钢铁电力。这一切都没错。

    然而58年大炼钢铁却造成了巨大的产能过剩,极大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百姓的需要不仅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失去更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为避免失误的重演,实行票证制度从而做到了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然而另一个巨大的浪费却是:两千三百万吨钢中竟然有一千五百万吨不合格。人们为此痛心疾首,却没有人重视其中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然而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是通过改进工具和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而是以开展劳动竞赛为主要办法提高产量,并以此决定干部的升迁,从而造成人的过度疲劳和私人时间的被占用,并进一步造成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不稳定。因产品质量引起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大量浪费使吃好穿好成为泡影,人的过度疲劳以及干部因组织劳动竞赛而得到的升迁使人厌恶,从而逐渐对劳动失去兴趣,并逐步转为事实上的半怠工状态,甚至对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熟视无睹,得过且过。

    由于实行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票证制度,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中国得以建立了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然而生产效率的低下却依然我行我素,浪费严重,质量低下。

    主席去世,新政府上台,为解决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土地实行家庭承包制,工厂实行厂长承包制(即厂长负责制),流通领域开放给私人。无疑,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百姓普遍得到了实惠。然而,它的本质意义却是:由干部组织的劳动竞赛变成了个人之间相互攀比的劳动竞赛。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许多通过改进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效率提升的事情,但是劳动竞赛的灵魂却是贯穿始终。

    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竞赛的本质:是通过透支体力的方式取得产量的提高。它不可避免的后果是健康的恶化,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不稳定,人与人之间难以合作,在精神状态上表现为心有余力不足而又不服输,直至发展到弄虚造假,偷工减料,一旦失败就转为死要面子的畸形心理。

    中国的社会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甚至为劳动竞赛的灵魂甚至还披上了现代管理学的外衣:绩效考核。

(国家的基础是经济,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工业的基础是工厂,管好工厂是国家进步的前提,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继续探讨工厂的管理;如果大家还有兴趣,我会继续写政府应该做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