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记协通报《中国经营报》报道失实为时尚早

火烧 2015-01-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中国经营报报道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未通过被指失实,引发争议。文章指出报道内容不实,涉及国家发改委与海南发改委的评估报告情况,引发对报道来源与真实性讨论。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近日查处了3起虚假、失实报道,现予通报,2014年9月29日《中国经营报》《发改委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未通过专家评审》的报道不实,涉事媒体与记者有的因为采访不深入、不全面导致报道失实。“经查,国家发改委未就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组织过专家评审”。

 

  今年9月初国家发改委针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评估报告未能按程序通过专家审评,原因主要是海南省的旅游经济比重依然偏低,国际游客人数偏少,以及旅游环境和管理与规划有差距。“海南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参与评审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表明海南在享受国家政策优惠的同时,未能完成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评审结果不乐观,据了解,今年9月,发改委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发改委针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专家对该评估报告的结果并不满意,所以未予通过。”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主要原因是,海南距离国际旅游岛的差距还非常大。”

 

  发改委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是否未通过专家评审,记者就该情况向海南发改委人士求证,得到的信息为,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情况会形成3份评估报告,一份由国家发改委进行评估,一份由海南省自己评估,另外一份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最终三份评估报告将在近期进行汇总,最后递交国务院。

 

  “我们海南省自己的评估报告还在修改之中,主要问题是细化和格式的问题。”海南省发改委人士向记者表示,“需要在年底前修改完成。”

 

  至于国家发改委层面的评估报告,“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国家发改委确实委托第三方对评估报告进行审评。”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9月25日,记者致函国家发改委未得到回复。

 

  2014年10月1日,《中国经营报》删除了官网上相关报道并做出说明:记者的消息来源仅仅是博鳌论坛的嘉宾访谈而非官方正式发布,这个记者就是那位“实名微博上发飙,并且@CC电脑,质问CC电脑是不是企业内部出现重大变故”的《中国经营报》主笔索寒雪。

 

  笔者有个疑问想知道:发改委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未通过专家评审,是哪个发改委?国家还是海南省?

 

  海南发改委人士已向中国经营报证实,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情况会形成3份评估报告,一份由国家发改委进行评估,一份由海南省自己评估,“海南省自己”是海南发改委么?海南发改委有没有给予海南国际旅游岛报告评估,这很关键。如果海南发改委的报告未通过专家评审,那在姬华奎看来《中国经营报》的标题就没有失实。

 

  另外“国际游客不足3%、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宰客现象突出 ,发改委是否应该及时组织专家评估或督查海南国际旅游岛?”

 

  早在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原本国务院是希望把海南能够把旅游行业作为支柱产业,海南省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未能完成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其经济结构房地产经济发展迅猛,旅游第三产业滞后,海南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为467.87亿元,同比增长62.5%,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30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31.65亿元,增长19.6%,国际游客占比一直不到3%,这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最初规划显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发改委很有必要去评估海南国际旅游岛项目,国家是否有必要去投入,是否浪费国家财政投入,是否浪费纳税人的钱,如果发改委没有去评审,那发改委明显不作为失职,中国记协通报《中国经营报》报道失实,算是技术上处理,审稿不严出现的行业问题,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几年问题重重,国家发改委未就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组织过专家评审,值得冒冷汗,另外发改委没有正式亲自表态有没有去就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组织过专家评审,此时中国记协通报《中国经营报》报道失实为啥尚早,万一发改委组织过专家评审,那看中国记协怎么收场。

  (作者:姬华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