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关停打工小学与捐助非洲:薄己厚彼叩问良心与脸面

火烧 2011-08-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文章聚焦北京打工小学关停与非洲捐助争议,批评教育部门忽视本地儿童教育问题,同时质疑希望工程薄己厚彼的面子工程,呼吁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

关停打工小学与捐助非洲:薄己厚彼叩问良心与脸面

华媒网 发表日期:2011-08-16 15:18:57 已有708人浏览 [共 1 条 评论]

关键词: 关停打工小学捐助非洲希望工程教育体制

[导读]其实,援助非洲孩子,促进中非友好无可厚非,但是,明晃晃眼见“家里”孩子没学上,却急着去管别人的孩子上没上好学,这是什么?

src="http://www.ccvic.com/uploadfile/2011/0816/20110816031355859.jpg"

如今的打工子弟小学空无一人。

6月以来,北京30多所打工小学被关停或即将关停,数千名农民工家庭的孩子面临失学,也就是说,北京打工的子弟孩子们,如今面临了没有学上的尴尬。

闻此消息,实在令人气愤。首先,有何理由要关停近30所打工小学?良心何在?根据教育法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不容辞,而如今,9年义务教育却以另外一种方式萎缩。

按照一个学校1000人来算,有将近三万多学生面临无学尴尬。强行关闭打工小学,无分流无安置方案,这些孩子的教育权益,试问,到底有谁来保障?

更进一步,打工者的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另一所城市,这个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事实明摆着,到底怎么办?似乎不是没人管,而是没法管。如果是没法管,那就抓紧立法,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异地就学问题。

但从当下中国的户籍制度与教育挂钩的实际来看,子女异地受教育不仅缺乏法律保障,加之城市教育资源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量农民工子女就学。可想而知,今日3万打工子女面临的上学窘境,根本就不是没法管,而是当地教育部门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存在“一刀切”的懒政思维。

眼下,看似关门解决“万事大吉”,实质上却堵了城市及公众的良心。毕竟,谁都知道,虽然农民工为城市发展创造巨大价值,却始终难填融入北京等大都市、甚至于被排斥间的现实鸿沟。

遗憾的是,正当有关部门没有妥善安置3万多名打工子弟孩子上学时,希望扶贫基金不闻不问本就有罪,居然学跑去非洲“捐助”道理何在?真乃罪加一等。

事实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一语道破了“天机”。 “你不能对非洲的苦难熟视无睹!与此同时,希望工程准备在非洲建立1000座希望小学,每所学校造价150万人民币。

很明显,作为扶贫基金副会长的动情,简直是在装蒜。一副会长,本就代表了希望扶贫工程的意愿,实质功在千秋的扶贫教育工程,置中国孩子于不顾跑到外面施舍“献佛”。从某种程度上,更凸显出希望扶贫基金会只顾脸面薄己厚彼的愚蠢做法。

其实,援助非洲孩子,促进中非友好无可厚非,但是,明晃晃眼见“家里”孩子没学上,却急着去管别人的孩子上没上好学,这是什么?近3万名学生不是小数字,希望扶贫工程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终,必将严重损害中国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益。而如此以薄己厚比的代价,换取所谓的面子工程,还是尽早不要为好。

作者:飞刀 来源:华媒网 华媒网编辑:张雅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