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上海的辟谣,又一次把我逗乐

火烧 2022-06-04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上海辟谣因加价0.5元被罚引热议,网友质疑处罚力度不足,认为应严惩天价菜团长。文章指出上海辟谣平台回应不接地气,舆论锚点在对比中凸显问题,引发对宣传与执法的反思。

  继“辟谣”外滩没长草反被辟谣后(上海辟谣回应上海辟谣被辟谣),上海辟谣又把我给逗乐了。

  据沸点视频消息:

  5月28日,上海嘉定官微发布通报称,5月17日,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辖区某便利店销售的“金沙河鸡蛋挂面”商品实际结算价高于标价,在标价人民币7.5元每袋之外加价0.5元,以人民币8元每袋的单价对外销售。

  截至案发,当事人共计销售上述商品48件,销售总金额为人民币384元,共计在标价之外加收价款24元。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拟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500元的行政处罚。

  这则消息曝光后,不出意料的登上了微博热搜。

  当然,与上海嘉定期望的正向评价不同,这个话题下几乎都在质疑。

  最经典的质疑莫过于四个大字:窃钩者诛。

  眼见质疑声愈发激烈,我们的老朋友“上海网络辟谣”终于坐不住了。

  只见他们上来就是一记“复读”,紧接着又是一记“大棒”:自媒体在歪曲事实!

  除此之外还列举了一组数据。

  但他们似乎从始至终就没搞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第一,标价7.5元,加价0.5元销售,是否违法?

  毫无疑问的是,正如上海辟谣平台“复读”的那般,加价出售确实违法。

  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13条,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监管部门可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无论时间,不限地点。

  第二,既然上海嘉定是在依法处罚,为什么质疑声浪会如此高昂呢?

  答案就藏在舆论的锚点中。

  就是说,我们对所有问题的评判都建立在对比上,即便没有直接点明过错方是谁。

  回到今天的事情上。

  既然上海可以严惩加价5毛出售的商贩,为什么不能惩戒卖天价菜的“团长”呢?

  我当然不否认,自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市监局已经打击查处过多起价格违法案件。

  但民众的怨气依然如此剧烈,这足以说明打击的力度还不够严厉。

  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上海网络辟谣空谈自媒体带节奏,也只能是死鸭子嘴硬。

  我刚又翻看了上海之于“哄抬物价”的查处,似乎价格最为混乱的3月完全没有处罚。

  直到4月中旬才开始查处,但截至此时,许多上海居民已然吃了将近1个月的天价菜。

  有网友就此评论道,“不是不能处理,但作为政绩宣传着实有点可笑”。

  于我而言,整个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在这里。

  我说过很多次了,宣传工作的本质是增加我们的人,减少他们的人,争取中间的人。

  以此观之,这波宣传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反。

  可上海倒好,不仅在宣传时得意洋洋,居然还在被质疑后百般狡辩,着实是引人发笑。

  还是那句话,处罚可以一视同仁,老虎苍蝇一起打,但宣传务必要抓大放小。

  比起“苍蝇”被打,大众更乐意看到“老虎”吃瘪。

  求求上海辟谣平台别再搞幺蛾子了。

  五月三十一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