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税,车企反向加价,好牛啊你们
继上个月国家调整了房地产政策后,这个月,又有好消息传出。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从2022年6月1日起,也就是今天,对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减半,绝对是巨大的利好政策。
按照一台小轿车20万的价格计算,新政实施后,可以减免8000多块,可以说是非常实惠了。
看到这,很多想买车的朋友蠢蠢欲动了,觉得买车的好时候终于到了。
可我告诉你,且慢,先别太天真了!
购置税减免政策一出,不少汽车品牌就开始了恶心人的操作。
比如某品牌4s店的主管就公然在群里说:从明天开始,所有车型价格回调,购置税减免多少加多少。

品牌名字我给打了马赛克,但具体是哪家日本车企,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著名的“海恩法则”说过,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所以,有一家4s店敢这样干,就代表其他10家4s店已经照做了,剩下的100家4s店,应该正在行动的路上!
当然,想买劳斯莱斯,法拉利,宾利,保时捷的大佬们,拉到最下面,点个“在看”你们就可以关掉了,这篇文章和你们没啥关系。
因为人家说的是30万以下的,可能,30万,还不够你们的购置税。。。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继续回到这些恶心的车企身上。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车市4月产销量均遭“腰斩”,同比下滑46.1%和47.6%,创十年来同期新低。
尤其是这些主打价格在15万-25万中档车的车企上,更是雪上加霜,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一方面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工厂,线下门店没办法开工,另一方面零部件不足,芯片短缺。
另外,购买这些十几万,二十万家用车的,全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家一看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消费环境不好,自然就不买车了。
这钱留着放在银行里,还能吃吃利息呢,买车干什么?
万一前脚买车,后脚小区给封了,不就亏大了?等着它贬值啊?
没人消费,这些车企就更是活不下去了,好几家都要濒临破产了,车市俨然进入了寒冬。
眼看如此,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专门制定了政策,想要救活这些车企。
怎么救他们呢?
两条路,一是直接给车企提供低息贷款,让他们可以继续生产,维持工人们的工资,撑过难关。
美国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时候,就曾经这样做过。
可是这样做,目前来说并不明智,车企是有钱了,可以继续生产了,但是他们造出来的车子,谁来买呢?
老百姓现在根本不愿意消费,没人买车啊!
所以,第二条路,应运而生。
刺激消费,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刺激购车需求!
于是,国务院会议提出,要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买过车的人都知道,给4s店交完钱之后,还要去车管所交一笔车辆购置税,这个钱不经任何人的手,是直接上交财政的。
现在,减免了这笔钱,财政就少收了这么多钱。
相当于是国家自掏腰包,直接拿出了600亿,补贴给那些有购车打算的人。
如果你恰好准备买车,预算又在30万以下的话,那可就捡到大便宜了。
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汽车销量大幅度提升。
毕竟,一台20万的车,给你便宜了8000块,如果你平时开车省油,跑的路程也比较少的话,相当于一年的油费回来了。
这能不吸引人吗?
乘联会都说了,本来预计今年汽车销量是1900万辆,同比下降5%,可这次政策出台,今年汽车销量可以达到2100万辆的规模,预计增量达到200万辆左右。
按照每台车平均15万元计算,今年预计可以拉动3000亿的经济。
车企活下去了,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国家也刺激了消费,提振了经济。
于国于民,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有的车企,他就是不这样想。
资本家天生都是逐利的,这一点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所以,他们才不管那么多了,之前没销量,没人买车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大哥大姐们过来看车,各种优惠,福利,完事临走还送你们小礼物。
现在,一看国家政策出来了,减免的是消费者的购置税,按理说,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啊?
可他们却说:“不行,国家减了购置税,不是给你们优惠了8000块吗?这钱,你们得装我口袋里!”
就这样,他们连夜把之前的优惠政策给撤了,临时宣布要加价。
哦,不对,不能说加价。
毕竟,当了婊子还得立个牌坊不是?
按照那帮资本家的语境,他们还发明了一个词儿——叫“优惠收窄”。
好嘛,我寻思着你们既然这么有文化,还卖车干啥啊,在这文字游戏呢,直接编教材去吧,吴勇就喜欢你们这样的人。
对于这些车企,除了无耻,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们。
国家出台600亿元的补贴政策,为了什么啊?
为了让每个老百姓都有汽车开?为了让大家不用骑电瓶车,挤地铁上班?
不,国家是用来救市,就是为了拯救你们这帮玩意儿。
看看汽车市场整体销量跌到了什么地步,你们难道没有点数吗?
汽车产业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上下游关系很多其他行业,比如钢铁,橡胶,玻璃等等。
所以,汽车产业不能再出问题了,可是你们呢?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趁着购置税补贴,光明正大的薅羊毛?还能再无耻一点吗?
国家说减税,你们说加价,薅国家的羊毛,想把这钱给挣了。
你们这么做,不就是公然在和国家的政策唱反调吗?
上一个和国家唱反调的企业,知道是谁吗?
我来给你们提个醒,看看房地产就知道了
君犹记,当年恒大乎?
曾经国内的地产老大,龙头企业,牛逼的不行。
2017年开年的时候,恒大账面上趴着的现金高达3000亿元,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资金链健康的不得了。
那一年,也是许家印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身价高达2900亿元,比前一年,2016年直接翻了4倍,成为中国第一首富。
就是坐火箭,都没他这速度升得快。
可是这时候,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很大了,于是,国家喊出了房住不炒的政策,让大家去杠杆。
可是,恒大听了吗?许家印听了吗?
不,非但没听,反而还变本加厉的拿地。
各种金融杠杆全都往上堆,拼命找银行借钱,还把山东高速集团、苏宁集团、正威集团等几十家大企业拉过来当战略投资者,融资1300亿元。
然后,还去海外发美元债。
恒大的债券利息常年高于10%,这一点你敢想象吗?
结果现在,恒大成什么样子了,想必大家应该看到了。
不仅是他,还有融创。
2015的总负债960亿的融创,拼命加杠杆下,到了2021年,总负债膨胀到上万亿。
于是,继恒大2021年暴雷后,2022年,融创也步了后尘,成为了第二个暴雷的万亿房企。
真是够“光荣”的啊。
而恒大和融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科,人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在2017年,恒大大肆扩张的时候,万科直接修改企业战略,改为“活下去”,主动去杠杆。
于是,今年,在恒大负债率177%的时候,万科只有29.7%,健康的不得了。
今年人家万科经营的公寓,增长了14%的利润。
钱虽然不多,但稳中求进,赚的钱踏实。
这才乖宝宝,跟着国家的政策走。
个人的发展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渺小不堪。
你以为,你一个万亿级别的房企,就很牛吗?
在国家大政方针面前就敢唱反调?
恒大又如何,融创又如何,还不是死的很惨?
那些房地产企业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可是,现在那帮传统车企们,却根本不当回事。
活该你们被新势力,新能源车企给挤压。
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车子造的怎么样,暂且不提,但就他们带来的那个直销模式,直营店管理,没有中间商。
由企业直接定价,全国统一,该优惠该涨价都会发公告,而且,线下根本没办法付款,都是在线上app直接下单的,那些经销商们根本没办法乱搞。
无论是购买体验,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造车新势力都是完胜。
反观那些传统车企,那种经销商的模式,就该被扫到垃圾堆里,价格不透明、线下加价、加装潢、服务不专业、投诉无门等等个问题。
谁还对你们满意啊?
背地里,全都亲切的称呼一句“4儿子”。
在新能源大潮面前,本来卖油车的就处境艰难了。
再加上,现在油价也涨了那么多,都没啥人买你们车子了。
好不容易,国家出台个政策,购置税减半,大家一想,挺合算的,大半年的油钱回来了,要不考虑一下吧?
可现在,你们这波反向加价的操作,简直笑喷我了。
你们就是在自掘坟墓,活该人家新能源赚钱,你们只能喝汤。
我放着十几万,有补贴,有优惠,还能不交购置税,不加汽油的民族品牌比亚迪不买,买你这个二十多万,烧汽油,还要加价的合资日本品牌?
是我脑子有问题,还是你们有病?
对了,这次的购置税补贴政策,持续半年,一直到今年年底,我希望你们这些趁机加价,收紧政策的车企们,销量惨淡,关门歇业,因为你们简直刷新了行业的下限。
最后,和国家的政策作对,也不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手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