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实践所想到的
从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实践所想到的
-----------------------怎样建立集体主义公社
关于建立共产主义公社,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相关表述看,大概的脉络已经是很明确的了,但是有很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详细地进行讨论。这里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大概的脉络是什么样的呢?就是
第一,建立生产资料上的共有制度;
第二,开展共有制度下的共同劳动;
第三,进行共同劳动下的按劳分配;
第四,实现按劳分配下的公积储备。
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的细节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对每个大脉络的具体阐释,不能出现各种机会主义的倾向;
第二,就是大脉络之间的必然联系问题,看看还有没有关键的东西没有发掘出来。
在讨论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大前提,那就是
一、人类劳动与人类需求的本质区别;
二、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本质区别;
三、通过劳动改造生产资料与通过需求消耗生活资料的本质区别;
四、占有生产资料和拥有生活资料的区别;
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集体拥有生活资料、个体拥有生活资料的区别;
六、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来组织人类劳动和通过拥有生活资料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区别;
七、公有制度与私有制度的本质区别。
生产资料的公有,这个强调的是土地、厂房、机器、资源、工具等用于社会生产的一类物质资料,而不包括居住房屋、生活必需品等用于社会消费的一类物质资料。一方面,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有本质的区别,生活资料的根本特点就是使用性,生产资料的根本特点就是原源性,所以生产资料存在所有权的问题,而生活资料只存在专用权的问题(尽管在实际生活习惯上,我们把生活资料的专用也说成是拥有的意思,但这个拥有的本质含义却只是专门的使用);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的上位体,生活资料是人类需求的上位体,只有生产资料的公有才能解放人类劳动,只有生活资料的专用才能满足人类需求,这是由于人类劳动的统一性和抽象性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形象性决定的。二方面,一定要认清生产资料公有私有和生活资料共用私用的对比,两者本身没有因果联系,也即生产资料公有的时候,生活资料也可能共用也可能私用,生产资料私有的时候,生活资料也可能共用也可能私用,只不过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加生活资料私用才是最理想的人类社会组织状态。三方面,生活资料的占有化或财产化(不是私用化而是像生产资料那样私有化),本身除了与私有观念有关外,与所有制的直接逻辑关系并不明显,而是受交换过程影响而造成的,因为在没有交换关系下的原始私有制度中,生活资料也可以不表现出财产性而只有使用性,所以这一特殊现象关键在于商品经济的外在催发,在研究这种特殊情况的时候不能被商品经济下的表象误导。四方面,生产资料的使用化的问题,这是与人类活动本身相冲突的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关于共同劳动,需要强调的是一共同参加、二不同分工、三个体了解、四集体监督。什么是个体了解?就是每个劳动者需要知道自己的劳动在整个劳动中的作用,知道自己的劳动与别人的劳动的区别与共性。这个共同劳动的前提不用太多,只需要劳动者的自主意识就可以。但是这里有个过渡的细节要在后面讨论(也即怎样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教育)。
实现了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也就不是难事了,因为有集体监督的存在。
按劳分配下的公积储备,是公有制优越性的最大最好的补充。
现在开始讨论细节问题。最最关键的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到共同从事劳动的过渡是怎样实现的?只有个关键的过渡实现后,后面的才会很自然地实现。仔细想,这里边似乎还存在一个关键的连接点没有被点出来。因为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更像是一种比较虚的东西,声明一下大家所有就完了,而共同从事劳动才是很实际的事情,生产资料公有下的共同不劳动怎样避免呢?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东西容易拿出来公有,可每个人的自私思想是怎样被约束住的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上公有化后必然会带来思想上的无私化,但是,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后面还有一个强大的关键点没有被发掘出来。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政治问题。连接生产资料公有和共同从事劳动的关键点就是劳动者的政治组织问题。这个也是关乎几个大脉络能否实现的最核心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不是只有一个内涵方面,而是包括两个内涵方面,一是思想、二是拥护,也即一是思考、二是接受,也即一是哲学、二是跟进,也即一是领导、二是组织。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了,才能换来政治环境的彻底劳动化和生产环境的彻底政治化,或者叫思想环境的彻底公心化或劳动环境的彻底共产化。这里再延伸一点就是,共产主义政党或者共产主义政治的领导的本质是什么?应该首先是哲学或思考的领先性,继而带来的是群体思想、组织和活动的拥护性和跟随性,这种拥护性和跟随性首先是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差别性却不会矛盾化,因为这个矛盾可以由领先性缓解。所谓选举式产生领导和多元化领导,其实只考虑到了群体思想的暂时一致性,而忽略了长期一致性,实际就是忽略了差别性所必然带来的矛盾性,并且根本没有哲学上的领先性,也就不能有效地不断前进地解决矛盾性,因此不是好办法。由这个本质就决定了为什么共产主义的领导是一元的领导,因为哲学或思考的领先性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维性而不是多元性,这种一维可以承接可以变革但不能共存。只有确保了这个领先的哲学性和群体的跟随性之后,才可以顺利地建立劳动者的政治组织,进而才搭建起了从生产资料公有到共同从事劳动的现实实现。否则,从公有到共劳就会就此断线,共产主义成为泡影。因此看,什么才是最关键的?劳动者的政治组织才是最关键的;什么才是最最关键的?领先性的共产主义总体哲学和跟随性的劳动群体总体拥护才是最最关键的。而实现这两点的唯一前提就是能够诠释一切矛盾根源又能提出矛盾根本解决办法的最能集大成的最能令人信服的哲学思想的存在。如果非要给这种哲学思想起一个名字,那就是不断进步、永远领先的马克思主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