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从毛泽东诗词看志向

火烧 2010-09-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6
通过毛泽东诗词展现其远大志向,从童年立志到青年探索,再到中年自信,最后总结一生凌云志。文章分析其诗词中的志向表达,体现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从毛泽东诗词看志向

毛泽东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在湖南师范学习时,同学就曾送他“毛伟人”和“毛奇”的绰号,而毛泽东的大志气从他的诗词里也能看出端倪。毛泽东的父亲想让他去米店当学徒,将来好有一个养家糊口的营生,但毛泽东的志向并不局限在此,他愤然离乡求学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来表达他的鸿鹄之志。

到了学堂后,毛泽东特立独行,和平常的学生十分不同,他不拘小节,穿着随意,并不得同学的喜爱,很多学生在讲究吃穿时,毛泽东却有自己的志向,从他的《咏蛙》里就能看出他的志向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从这首小诗里就能看出毛泽东的大志向,只是这个时候他的志向还并不明朗。

1925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时作了 《沁园春·长沙》,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而立之年了,没有了年轻气盛的轻狂,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规划和目标,面对苍茫大地作出了“谁主沉浮”的追问,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毛泽东1936年带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眺望一望无际的大地做出了 《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词里无不显示着他的自信和对自己抱负的实现。

1965年毛泽东视察时重游井冈山故地,做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首,算是对自己的志向的一个总结。词的开头便是“久有凌云志”算是毛泽东一生志向的写照。“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最后一语点题。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毛泽东却不赞同这个看法,他处处敢为天下先,先立下凌云志,再去“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只要肯攀登,志向终究会实现。

http://epaper.sxqnb.com.cn/shtml/sxqnb/20100915/24429.s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