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东极夜话:鼙鼓

火烧 2010-11-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探讨革命文章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指出其如鼙鼓般存在,虽有警示作用,但需理性看待。分析革命文学与社会稳定的平衡,强调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东极夜话:鼙鼓

   

近一个时期,看了一些“革命人”写的“革命”文章,甚至是“很革命”的文章,有些是被许多人称之为“革命”的“旗手”写的“很革命”的文章,初始还被这些“革命”的“旗手”的大无畏的“勇气”所打动,然细细琢磨,便又惑然。

   

在一个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和谐社会,宣传“革命”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更何况是很“革命”的“革命文章”。革命,毕竟是在革命党的年代。如今是执政党的年代,当然要以稳定的大局为重。

   

对于“革命”的文章通常在网站上是不予登载的,更何况是“很革命”的文章。即使是在被允许发表一些与和谐社会相悖文章的网站,也要受到约束。当然,这约束有自我约束,更多的则是外部约束。然这些“很革命”的文章却可以堂而皇之地发表,这也许不是和谐社会的疏忽,应当是被和谐社会所允许。

   

那“很革命”的文章毕竟是指向社会的弊端,目的是要切除社会的“毒瘤”,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应该被和谐社会所接受。

   

不过,有的“很革命”的文章却如鲁迅先生所说,尽管是“‘打、打’,‘杀、杀’,听去诚然是英勇的,但不过是一面鼓。即使是鼙(音pi)鼓(注),倘若前面无敌军,后面无我军,终于不过是一面鼓而已。”(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

   

既然是一面鼓,显然有别于“匕首和投枪”。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古代乐队也用。既然古代乐队也用,当今和谐社会的乐队也用用无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