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意识场论

火烧 2022-05-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探讨意识场论,提出意识为特殊场,具有能量,可影响周围事物。结合哲学与科学视角,分析意识与大脑、宇宙的关系,揭示意识研究的新方向与意义。

  意识场论

  (中国科学院网站 生命科学栏 2017-07-12 发表)

  王世荣 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意识一直以来是哲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现在又进入自然科学的视野,丁肇中说:“我们在研究暗物质,另外一些最重要的科学家在研究意识。”(《文汇报》2002年)意识场论的提出,就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发现,意义不可忽视。

  一

  在哲学上意识与物质相对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暗物质的发现,超出了人类的感觉,列宁的物质定义需要拓展。

  意识是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物质来说,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对物质发展进程起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从生理方面说,人的意识以具有第二信号系统为特征,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辞海》1989年版)

  现代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狭义意识概念则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

  列宁在“关于恩·海克尔《生命的奇迹》和《宇宙之谜》的书评的札记”中写道:在海克尔看来,“精神是大脑皮质的生理机能”。评论的作者当然反对这种意见。他的《宇宙之谜》(出版较早)(实际上证明没有宇宙之谜)(《哲学笔记》)

  在哲学层次上,“精神”与“意识”观念相类似。“意识是大脑皮质的生理机制”,在20世纪初(1904年),有反对意见,这很正常。100年过去了,随着科学和心理学的进步,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意识与大脑》2003年)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不仅敏锐洞察到意识与大脑的联系,而且天才的透露出意识研究与生命科学、宇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人体宇宙学创立具有启迪意义。

  二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揭示了意识之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场,是有能量的,有时候能量很大,甚至可以改变周围的事物。(《科学》2002年)

  自然界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都是巨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两者发生信息能量交换。在功能态下,人体可以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和能量。中医、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研究,可能解开人体宇宙学之谜。(钱学森《自然》杂志1981年)

  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当时哲学家就已经提出“大宇宙”、“小宇宙”的概念。

  “人心的能量是无限的,它在知觉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身体被一个小小的界限限制住了;声音的领域较广一点;视觉只受天空的限制;但是心理就不然,天内天外都找不出一个界限。它上天入地,即使天地之广再大一千倍,它也能去;因为它在空间穿行的速度简直是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然则它之所以能够测度一切,领悟一切,我们还能否认吗?

  哲学家把人叫做小宇宙或宇宙的缩型,因为人在暗中包括了一切广布在大宇宙中的因素;这句话的真实性是已在别处表明了的。所以,把来到世上的人的心理比做一颗种子或一粒谷米是很正当的,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则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大教学论》)

  莎士比亚赞美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的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悲惨世界》)

  三

  中国古典哲学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天地与我并生”,孟子“万物皆备与我”,“浩然之气”;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到陆王心学,认为意识与宇宙万物息息相通。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又不争。初众人之所恶,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八章)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下同流。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自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学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在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 孟子的浩然之气,从一定意义上猜测到人体宇宙学的奥秘。

  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奇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默)云,形可劫而使诎(屈),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现。”(《荀子·解蔽篇》)荀子对心灵意识的主体作用:意识的自主性、自控性、选择性进行了揭示,有超时代的价值。

  慧能曰:“世人性本自静,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静。

  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变化。思惟恶法,化为地狱,思量恶法,化为天堂。······自性变化甚明,迷人自不知见。”(《坛经》)慧能提出“万法在自性”,修行在于人性自觉,善行与恶行、天堂与地狱,在于意识引导。

  张载曰: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西铭》)

  “立必俱立,周必周知, 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民胞物与,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的兄弟。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正蒙·大心篇》)心物主客的对立,已经被克服、超越和包容到“大心”之中。

  陆九渊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杂说》)

  象山弟子杨简说:“人心自明,人心自灵。”“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王阳明《象山全集序》)

  王阳明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知是心之特质。“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传习录》)

  心非有形体,只是知觉作用。“先生又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怎么叫作心?对曰:只有一个灵明。曰:可知充天地中间,只这个灵明。”(《传习录》)心只是一个灵明。所谓灵明,即能知之作用。

  王阳明亦谓心为身之主宰,此能知之灵明,便是全身动静之主宰。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则未曾行,便不曾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可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

  “道即良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个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不在吾心良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明其学乎?”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良知······人人之所同具也。”“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为不同。”“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

  王阳明曰:“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人心即宇宙之心;心之知为本体,即本体含于明觉之中;知可以发现万物之理,物并不在吾心之外,而是明觉之所对;宇宙为一个统一整体,人为宇宙之心或中心,人与人间相亲相爱,物与心间也关系密切;若无心或良知,宇宙将不会运行。物或自然世界,乃吾心运用之材料。(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

  陆九渊提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从庄子齐物论到孟子心性论,陆王心学把中国心灵哲学发展到极致,也为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揭示意识之谜以启迪。

  四

  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场,源于人这种高级生命尤其是大脑,是一种生命能和脑电波,负载有信息和能量。心灵是意识的内核和生命的主宰。人以意识场的形式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人与宇宙万物息息相通,相互影响。

  世界因心灵而生动,心灵是宇宙的中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与我。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异想天开,心想事成!境由心生,神由心造。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向阳花木易逢春,近水楼台先得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生命是一种场,人体是一种场,宇宙万物也是一种场。人对世界的感悟源于人所处的环境、境遇、遭遇,源于宇宙场提供的信息和能量。而人的意识有引导作用,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场对生物场、环境有引导作用。“吾于仁,斯仁至矣”,人的胸怀、志向、眼界,对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大小以至命运有制约作用。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相逢必须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亲情、爱情和友情,与我们相识、相知之人都是一种缘分,秘密在于心灵与意识场、脑电波相容、相通。

  人生态度和境界即一个人的意识场、生命场。我们正确了,那么整个世界就是正确的。我们对世界微笑,世界也会对我们微笑。人的一生主要活一个好心情、好心态、好心境!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场、生命场是健康的,明朗的、愉快的。

  人的意识场、生命场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儒家教我们问心无愧的生活,道家教我们心旷神怡的生活,佛家教我们心平气和的生活。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精髓所在。

  五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可以说天才般猜测到“意识场”的存在。意识只是冰山的一角,潜意识才是主体。通过梦的解析,才能了解潜意识的意图。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李主任”。江清的这首诗,可以说对潜意识学说的生动描写。意识是一种场,像电磁场一样有能量,有潜延性,但是它总会表现出来。

  在人类的大脑中,本身就饱含人类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密码。大脑不是填塞知识的仓库,教育在于开发孩子的潜意识和能力,把他们引上创造之路。

  有人说:“情商高春风得意,智商高怀才不遇。”所谓情商,就是理智驾驭情感、控制情绪的能力。情感智商也就是意识场,即一个人的亲和力,人格魅力。情商概念的提出是心理学的重大进步。

  时来运转,峰回路转。人有三兴三旺,瓦有三仰三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运气,我们的命运,与我们的意识场息息相关。

  罗杰斯曾经提出“高峰体验”观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如果我们回顾就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脑子特别好用,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心情愉悦,甚至达到心想事成的境界。

  这就是钱学森所说的“功能态”,也就是“意识场”存在的最好证明,意识可以改变周围的事物。比如我们打扑克,争上游,连续赢八九盘,想来什么就来什么。“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天人感应,这是心灵相通,这就是意识场的功能。

  六

  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振动频率,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不同事物的面貌,无论是像桌子、椅子等有形的物体,还是思想、情绪等无形的东西,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的。比如一排音叉,当你敲响其中一个,音叉发出清脆的高调乐声,没多久,其他的音叉也会发出同样高调的乐声,它们的声音会互相应和,产生共鸣,甚至愈来愈大声。

  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大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磁铁”,会发散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力,对整个宇宙发出呼唤,把和你的思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过来。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是你大脑的思维波动所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吸引力法则:无论你的注意力,或者能量集中在哪个方面,也无论这种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都在吸引着它们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搜狗百度《吸引力法则》)

  黑格尔说,如果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从事每一件事情,就会取得令自己震惊的成就来。

  拿破仑说,战争的真正秘诀,在于在某一点上集中最优势的兵力。

  比尔盖茨说,兴趣是最好的学校。

  孔子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实际上,吸引力法则就是意识场存在的证明,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的经历和命运都与我们的意识息息相关,与我们的意念、追求、注意力密不可分,是我们的意识场造就了我们的人生,是精彩还是可悲。

  七

  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点点神奇的魔力,就可以让奇迹与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而这神奇的魔力就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吝啬地运用它,去实现生命中一切最美好的愿望。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帮助人们重塑自身的思考习惯。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他的潜意识里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你知道答案吗

  为什么有的人快乐,有的人悲伤?为什么有的人愉悦又富有,有的人却痛苦又贫穷?为什么有的人永远摆脱不了恐惧和焦虑的纠缠,而有的人却始终能够对生活满怀信心?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美丽奢华的家里安然度日,而另外一些人却不得不在拥挤的贫民窟里挣扎一生?

  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另外一些人却终生落魄?为什么有的人说起话来叫人心服口服且备受欢迎,而另外一些人却言辞乏味又令人厌恶?为什么有的人在专业领域堪称权威,而另外一些人却终其一生也学不会一技之长?

  为什么有的人在罹患“绝症”后还能重获新生,而另外一些人却因为一点小病就一命呜呼?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善良温和,拥有纯粹的信仰,却得不停地为生活的苦难所折磨?为什么有的人道德败坏而且内心空洞浮浅,却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并长命百岁?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享受甜蜜的爱情,而另外一些人却只能在孤独抑郁中咀嚼遭人拒绝的痛苦?

  现在,你能猜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是的,所有的疑问都指向同一个答案:潜意识。

  各个时代的伟人所掌握的那个伟大的秘密就是一种能力——能够接触到或释放他们的潜意识。你也能做到。

  你的潜意识能够解答所有问题。如果你在睡觉之前,向你的潜意识暗示,“我想在早上6点起床,”它将会准时叫醒你。

  你的潜意识是你身体的创建者,它可以治愈你的疾病。每晚睡觉前下意识地对自己灌输一个完全健康的理念,那么,你的潜意识会忠诚地为你服务,顺从的你的那个理念。

  意识都是由某一个想法促成的,而每种生理状况都是可以被影响的。

  如果你想撰写一本书,创作一部美妙的剧本,或提高你的演讲技巧,你需要充满感情和关爱地向你的潜意识传达这个理念,它将会随之产生反应。

  你就像一位船长,为一艘船领航。这位船长必须给出正确的指令,不然船就会沉。同样的,你必须向你的潜意识转达正确的指令(想法和图象),它们支配和管控着你所有的经历。

  永远不要使用下列用语:“我负担不起这个”或“我没有能力做到那个”。你的潜意识会把你说的话当真。它会认为你没有钱或没有能力去做你想要做的事。自己对自己确定地说,“通过我自己的潜意识,我能做到所有的事。”

  生活的法则就是信仰的法则。信仰就是你内心的想法。不要信仰那些会伤害你的事物。坚信你的潜意识的力量,它能够治愈、鼓舞、勉励你,并为你带来成功。你的信仰决定了在你的生活中将会发生什么。

  改变你的想法,你就能够改变你的命运。

  这是约瑟夫·墨菲博士在《潜意识的力量》中告诉我们的方法,潜意识就是意识场,用意识去引导潜意识,发挥信仰的作用,就能创造奇迹。

  八

  意识场也就是舆论场,“凡要推翻一个政权,首先要造成一定的舆论。”(毛泽东)“得民心者,得天下!”民谣、童谣往往是民间心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

  “大自然和它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了光明的了。”(蒲伯)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科学发现。”(牛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老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让我们激动不已,一个是仰望布满星空的苍穹,一个是回观我们内心的道德律。”

  “所谓启蒙,就是改变脱离他人就不会思考、就不会行动的习惯,就是做独立自主的人。”(康德)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人半是天使,半是梦鬼。”(莎士比亚)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在这样一个复兴和变革的伟大时代,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大脑风暴、思想风暴仿佛宇宙大爆炸,意识场、意识流汹涌澎湃。

  在这个充满变数,万方劫难的时代,应该提出心灵建设的任务,而心灵建设应该以净化意识场,开发人的潜能和价值作为突破口,这是全人类的迫切任务,不可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王世荣《意识与脑电波之谜》,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004年6月。

  2、汪云九 杨玉芳等《意识与大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约瑟夫·墨菲《潜意识的力量》,吴忌寒译,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

  6、杰克·坎菲尔德 DD.沃特金《吸引力法则》,张彩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7、 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列宁《哲学笔记》,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版。

  9、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13、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王世荣,笔名柳望河,陕西眉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政教系、西北大学哲学系。宝鸡文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学科带头人,陕西政治学会理事,文化复兴丛书主编。著有《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政治科学新论》《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凡人与伟人之间》,参编《中国古代道德生活史》《周秦伦理文化概论》等,其中《文明大走向》被长安街读书会第20181104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隆重推荐10本书之一,列入中国社科学文库,中国文明网、百度百科、文轩网、读书网等推介。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中国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转载多篇,文汇报、哲学研究等均有介绍。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首,中国诗歌网会员,百度百科人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