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代“中共中央”给刘帅写悼词?你也配?
给已故领导人,特别是曾经受过不公正对待或错误处理的领导写悼词,与其说是文字功夫,倒不如说是政策、历史以入当时时代大环境的综合产品。普通人听到的悼词多是CCTV1里领导人低沉的声音,或播音员念出的定稿。
这个我们不用劳动脑子都能想得通,这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平衡到方方面面的,进到起草班子得有一定的渊源和文名,“死生之事大焉”,起草之后,反复修改本是常理。但是最近在网上以“重评毛,党改名”窜红的一个所谓行处七十的反左急先锋,竟自认“1986年刘伯承元帅逝世后,受命代中共中央撰写悼词,中央一字未改照准,即是1986年10月16日胡耀邦总书记在刘帅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且不说刘帅功高位尊,曲曲一个“国防大学《当代中国》编辑室主任”连主编都不是的35年生,50年参军,级别、资历都不到的人有什么资格给刘帅起草悼词?“代中共中央撰写”,是中共中央没人了吗?刘帅秘书?各种党史、军史研究专家都在此时人间蒸发了?
在网上百度一番,我们可以轻松地搜到起草文件与悼词是什么样资历与水平的人才能干,未必能干好的事:
为彭德怀写悼词的起草者,便是当时有“军内一支笔”之称的《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姚远方说,他参加起草过许多军内领导人的悼词,改来改去改得最多的,便是彭德怀的悼词。[1]
张闻天悼词曾彦修、徐达深、何方起草并且有不少重要内容是送审中胡乔木加上的[2]
一个滕氏宗亲会长,就得是1955年生,公务员、南宁市人大代表、解放军预备役上校、高级经济师起草(滕哲轩:华夏滕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滕万鹏会长南宁葬礼悼词起草者)。[3]
梁漱溟遗体告别仪式上官方撰写的《梁漱溟生平》悼词,一字未提1953年那次历史公案。据当年悼词起草者胡治安的回忆[4]
于光远的《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作者参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的全过程,参与了邓小平讲话稿的起草[5]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典礼,同时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主持了会议的共同宣言的起草工作。会议最后签订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即《莫斯科宣言》。[6]
据当年给胡风起草过悼词的李辉回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的胡风辞世后,其悼词由中宣部派给了文化部,文化部派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而艺术研究院因为艾克恩先生曾是常务副院长苏一平先生的秘书,又将此事派给了当代文艺研究室。而就这样大才如李辉的起草稿也不是一字未改:“起草的悼词最后是由谁来修改定稿的,作为“小”小人物的我不得而知。我是后来才在《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2期上看到由“治丧委员会供稿”的正式版本的。记得当时的感觉是,正式版本与我写的原稿出入不是很大,改了个别词句而已。但最后一段盖棺论定的话,现在分析起来应该不是出自我的笔下,以我当时的阅历,肯定写不出如此高水平的政策性极强的文字的。”[7]
周恩来总理级的悼词更是多次反复基本的结果。[8]
据龚育之回忆邓小平的开幕词也不是大才如他能一人拿下的“邓小平的开幕词最先让两个人起草,我是一个,当然后来初稿出来以后还要通过上面主持的人来讨论,最后由邓小平本人定稿”……邓小平刚刚逝世的时候,那些讣告、悼词,当时都让我参加了,这些是江泽民做的,当时让我都参加[9]
行文至此,我们不禁不想问:你是哪瓣蒜,能“代中共中央”?当然风派人物不是没有,关键是“代中共中央”之后,怎么仍然在单位默默,没有一鸣惊人,进到龚育之,胡乔林,胡绳之流里面去?
还是回到题目吧:只身给刘帅写悼词?你也配?
[1]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wrgs/2009/826/098261112439KG7EB01FJIEEK3DC77D.html
[2]http://bbs.tiexue.net/post2_3165000_1.html
[3]http://hi.baidu.com/tenghongliang/blog/item/61b84e168bd2334921a4e95c.html
[4]http://nr.book.sohu.com/2004/06/08/78/article220427845.shtml
[5]http://www.iccs.cn/contents/436/8832.html
[6]http://past.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408/09/rb02/09100501.htm
[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d4f0101000beu.html
[8]http://www.book118.com/sheke/shehui/81792.shtml
[9]http://www.10yan.com/html/News/xwtxwz/dsjm/2007-6/19/090146198.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